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尽人皆知,它们都共同聚焦于“耐心”这一关键品质。只有像青蛙稳坐莲叶静待昆虫那般耐心,才能享受饕餮大餐。可是,要沉静地等待学生的成长,并非易事,需要师生双方都真正理解“成长之不易”并努力践行。

       耐心,就是长期甘之如饴地认真对待看似简单、乏味但却极为重要之事。耐心之所以值得关注,在于其能结出惊人果实。三木谷浩史提出“每天进步1%”的思想,即“1.01的365次方等于37。一个人每天进步1%,一年后的自己将比现在强37倍。”姑且不论这一想法是否过于理想化,但其传递的观念足以凸显“复利”之威力。爱因斯坦曾经描述“复利是比原子弹还要恐怖的武器”。在人才培养上的任何投入,只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就能收益颇丰。假设学生通过学习每天获得0.1%的进步(只要努力,这个进步值是能轻易实现的),那么一年的增长率是44%,根据金融学的“72法则”,即投资倍增或减半所需的时间等于“72除以增长率”,由此可以估算出学生在教育投资上的收益倍增只需不到2年,也就是说一名科研菜鸟要实现脱胎换骨,只需持之以恒,就能很快体验到坐在“加速器”上高速行驶所带来的快感。可问题是:2年的时间看似短暂,可导师与学生真能做到“安静地等待花开”吗?还是说“拔苗助长”更符合当下的现实?

       导师与学生在“成长耐心”上的逐渐缺失,源于多重因素。一是研究生培养方式的退化。以前研究生教育带有浓烈“精雕细作”的“手工作坊式”指导特征,导师的言传身教和耳提面命确保了学生成长所必须的养分,加上导师门下弟子数量少、大学教育“流水生产线式”的“工厂化”尚不严重、高校对导师的年终考核并未紧密地与科研经费和论文数量相挂钩,这些都营造了导师静候学生“慢生长”所必须的支撑体系。现在一切都已起变化,耐心早已成为奢侈品。二是关于质量的标准正在悄然变动:人们不再以学术荣誉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获得学位这一结果成为唯一重要之事,至于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逐渐被淡化甚至刻意矮化。既然培养质量一再突破底线成为被鼓励之事,又有多少师生会心甘情愿继续耐心地育人呢?三是社会鼓吹的“快餐文化”深切影响到每一个人。花费大量时间生产出高品质的手工制品,越来越“非主流”,而且也被很多人视为“无法消费的高档货”。“人们之所以倾慕手工制品,可能是它能唤起人们对耐心这一美德的亲近。”但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之所以越来越远离导师制的本质,演变成急功近利的产物,师生双方都缺乏“成长的耐心”,是个重要因素。四是当导师已经停止了生长却一厢情愿地要求学生快速成长时,无异于缘木求鱼。导师们早已“不研不导”,却还在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奉献成果,这一看似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却真真切切地在导师群中滋生蔓延。而学生受制于强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危机,宁愿选择短期效果较好的职业培训模式提升自我,将研究生学习降格为资格考试的“集中营”,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耐心缺失的体现。

      卡夫卡在《箴言》中早已叮嘱世人“要冷静耐心。你尽量让坏事发生好了。你不要躲避。相反,你要认真观看。你要用主动的理解代替被动的接受刺激。这样你就会应付这些事情。人只有经历自己的渺小,才能到达高尚。”任何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耐心。但是,这是一个“简爱”的时代: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兴趣正在减少,直奔主题、直指目标的生活态度更受喜爱,对等待的厌恶和对耐心的焦虑,重新建构了普遍的人际关系生态。“人们太急切地在追求成功,缺乏耐心,太过于期待人生中能有捷径,以至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匆忙应付中过去。在这个变动的社会中,‘成功的秘诀就是一知半解,夸夸其谈混到一份职员、教书或是其他什么你想要的工作即可。’”这一极具统治性的思想扭曲了这个时代的前行方向。尽管人们十分清楚机会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到来,雄心的一半是耐心,但浮躁依旧统摄了绝大多数的心灵,不独人的成长变得没了耐心,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但凡能够“短平快”地产生效益的决定,都被视为良策积极加以施行,全然不顾冲动背后的惩罚;反之,那些需要“水滴石穿”的善计,往往因为见效慢被束之高阁。当全社会都被强制拉上颠簸的高速列车,耐心的丧失成为必然之举。

       耐心的失去不仅会让事情偏离正轨,而且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导师失去耐心会让学生产生“被遗弃”之感,而学生失去耐心则令导师陷入“烂泥扶不上墙”的沮丧。在师生关系中,双方各自手握独有的决定性权力,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导师具有决定学生获得学位难易程度的权力,而学生则因为“宽出”政策和“维稳”要求的双重保护伞而不必担心导师的“威胁”。权力会导致“抑制解除”现象。当师生双方都意识到自己的权力边界时,必定会在最大限度内利用其权力力求利益最大化,而罔顾另一方的感受。一旦情况如此,成长就沦为师生间的“军备竞赛”,双方都只想在三年的利益交换期内各谋其利,深怕努力和辛劳都“打了水漂”。

       牛顿将成就归结于“耐心的思考”,荷马将问题执行的成功与否同样归结于“耐心”,就算是屎壳郎,要把小小的粪块滚成大大的粪球,不仅要吃得苦,还是得有充足的耐心。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生活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种树若是,育人更当如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4-819646.html
上一篇:城市令生活不再美好
下一篇:懒师与懒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常有一个痛苦的结局?
114本科生与导师的关系类型
科学网—研究生要招合适的,而不是招优秀的
杂谈导师与研究生
面对研究生毕业难,来自一位导师的自白
一位导师的感慨:教个研究生好心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