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原文】

[1]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4]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人间道很多,不是永恒的道;人间名很多,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亲。无,可以观察道的奥妙;有,可以观察事物的终端。有和无,是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都叫玄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悟道心得】

一、“道”代表宇宙本体与根源的三个演化阶段:第一是浑沌阶段,即宇宙源;第二是运化阶段,即宇宙流;第三是有形阶段,即人类可以看到的宇宙。

二、道是未显化的“常无”状态,默默演化出不同的生命版本。对于宇宙中不可知的“常无”,我们要常怀敬畏心和恭敬心。

三、“常无”可以体悟造化无穷的永恒之道,我们养出“常无”的谦虚,“常无”就养出我们的广大——播下什么种子,将收获什么果实;“常有”则是观察世间万物个体的差异性,“常有”是为人生找出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

四、一个“玄”字中蕴藏着神通广大、出神入化。“神”的初级阶段定义是“人在做,天在看”;而高级阶段的定义则是“天在做,人在看”。

五、天上人间万事万物原本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尽人事,听天命,懂得自然自在地生长是最重要的。

六、打开生命的众妙之门,世界只有两种存在:要么是用痛苦来帮助我们拓宽生命的维度;要么是用幸福来滋养我们,让我们有愿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七、化秉性、亮天性的核心就是敬畏因果、居安思危、完善自我、奉献精神等法则。人若与天地大道规律同频共振,就能化解生命中的卡点,就能感应大自在、大平安的众妙能量。

八、人假如只知道爱惜肉身、追求外在的一切,而不明天理,就离开了天性的保护。所以练身重要,但立命觉知更重要!人类在创造每一个文明的同时,总会伴随着一种危机;同样,每一种危机到来时,也总会有希望相伴!

九、道有大道小道、正道邪道、治国之道、经商之道、养生之道、艺术之道……不论您选择做什么,都将会成为您生命的经验。作为人类,每个人的基因版本不同,所以,每个人不同的生命之花、不同的生命路线图,都有他存在的理由。

十、哲学的大道必须从认识自我开始,人类社会的幸福之道首先应是自我的幸福之道。科学之任务,是让我们用谦卑心、敬畏心去认知宇宙中99%的未知世界,这是真正的宇宙精神!


[1]【道】陈鼓应:一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二是创造宇宙的动力;三是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是人类行为的准则。

[2]【名】老师:“名”是指月的工具,不是月亮的本体,研究“名”不是方法,体悟道才是方法。

[3]【徼】陈景元说:大道边有小路曰“徼”。吴澄说:“徼者,犹言边际之处,孟子所谓端是也。”陈鼓应译为“端倪”。

[4]【玄】吴澄:“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范应元:“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

注:原文摘自《道德经.问道心得》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再释义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德经:老子的十个“超级思想”,悟透之后也能成为世外高人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 ————“道”如何生孩子?
我读《道德经》第六章
老子说:大自然中什么可以不死?(连载37)
你是不是对道家有什么误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