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打坐引领(连载05):不偏不倚 | 宁静生长时,力量就会升起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相关音频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品妙life")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用最喜欢、最舒服的姿势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

昨天,我们为大家分享了每天进行静坐训练,可以让自己逐渐达到正身、气通、意静、神活的状态——这是静坐的第一个益处。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静坐的第二个好处:

当宁静在内心生长时,头脑层的对话就会慢慢止息。

《黄帝内经》里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人心里如果总是杂念丛生,就会干扰气血的正常运行——因为,杂念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情绪,而无论出现什么情绪,都会率先攻击它所对应的脏器。长此以往,我们体内那个受损最严重的地方必然会爆发出可怕的疾病!所以,人一定要内修清净,以便把头脑中这些“病毒”不断清理出去。

有时,身体会用疼痛和疾病来向我们呼救!其实,疼痛和疾病的功能就是“叫醒”——是为了让我们找回久违的宁静!宁静是宇宙本初的状态,回到宁静中,您才会发现生命真正的力量,发现万物归根复命的真相。当您真的了解静坐、练习静坐时,您会发现:静坐确实可以帮我们播种宁静,减少妄想,恢复气血运行,让人回到精满、气足、神丰的状态中。

但您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认为仅仅通过静坐,就可以让身体达到健康无病的状态!如果这么想的话,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疾病之所以出现,根源是失衡——比如饮食失衡、作息失衡、心态失衡、功德与所得失衡……而失衡的背后,就是悖离了大道规律!要知道,大道的功能就是平衡——大道不是别的,而是爱!生命的能量来自我们完全燃烧自己、全然开放自己。

了解了这一点,您就会发现:如果想要身体健康、关系和谐,就必须要让失衡回到平衡中!而这一点,光靠静坐本身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静坐的作用,是以身体为镜,觉知自心、发现问题。如果在静坐中,您观到身体不舒服、心态不平衡、妄想杂念不断、神性品质没有亮化出来时,那太好了——因为,您观照到了自己的问题。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带着这种觉知到生活中去改变自己!否则,就像您照镜子,发现自己脸上脏了一块,但却放任不管,那照镜子也就失去了意义。

静坐是为了悟道;悟道必须通过践行,才能改变生命状态、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这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健康!所以,将静坐时的中正、宁静延伸到生活中,而且越久越好,这就是修行——这样,生命中“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天地力量才能逐渐显现出来,为我们所用!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五章《不偏不倚》。这一章的原文是: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以道为镜

《道德经》就是一本打造圣人的“生命使用说明书”!老子说人人都是圣人。圣人与凡人的差别就在于:您愿不愿意担当?愿不愿意成为“和谐社会我的责任、和谐企业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和谐身心我的责任”的柱子?

在第五章中,老子讲了世间万象,躁动不已,天地与圣人却心清神明,始终不偏不倚、不利不害、执两用中。圣人承担自己责任,内观自己不足,就是为了让给自己保持虚空、让生命力更丰盈。因为,这个世界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本就是我们共同要承担的责任!圣人守中,就是为了防止躁动和多言——因为,躁动则灭,多言则穷。

每一章中,我们都会提炼出三条规律;而每一条规律同时也是一面人生的镜子,我们可以用它来觉知自我、观照内心、修正言行——这就是我们诵读经典的意义。以天地为镜少说多做、以人为镜时时觉知,这是守中;而守中,才能获得大自在、大成功。

在第五章《不偏不倚》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正因为没有仁,即没有私心,才能成就大公无私。

规律二:越是放下,越是空性,造就的世界和成就也越大。

规律三:追求“有”永无尽头,不如先学会追求“空”,反而因应无穷。

本章讲的就是一句话,“大道不仁”。老子和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的两位巨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相互亲爱的情感和行为。“仁”,在儒家体系中被看得极其重要!

但“仁”在《道德经》体系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概念。老子认为,“道”是融通万物的。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就是说,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使用物品,因而就没有被丢弃的物品。老子所说的天地圣人的“不仁”和“视万物百姓如刍狗”,实际上是强调了天地和圣人的一个理念:即对万事万物、对每一个人都要平等视之,要抛弃一切偏见,而永远保持一颗公平的心——越是大公无私,越是成就无限!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我们将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将《道德经》每章中的规律播种于心,明天带着种子思维去工作、去生活、去绽放生命。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词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人。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大道的功能就是平衡,大道不是别的,而是爱!能量来自我们完全燃烧自己、完全开放自己——人类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无条件的爱!人最大的宽容与慈悲就是:能够护持他人的善念!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之花,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很多人在埋怨命运不好、埋怨家庭和他人,但要知道:上帝给我们眼睛,是让我们内观自己的,所以还是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吧。人生就是一场语言的修行,语言有思维语言、口头语言、行为语言,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做出成绩,最重要!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1
修道,很多人做不到,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太容易(连载29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老祖宗的智慧”之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无中生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老子说的“守中”就是要身正、行正、心正(连载3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