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明海禁和清闭关锁国看清代明之历史进步

明清易代之说历来是历史学家争论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明清易代是历史的进步,康乾盛世是很好的见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没什么错,毕竟那时中国的经济与人文历史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可比的。可是也有人说明清易代打断了中国历史的正常发展进程,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有这种观点的人应该是针对清闭关锁国而说的吧,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有时我会想如果当时是明朝的话,在面对那些倭寇的时候会采取什么对策,会是闭关锁国吗?

可惜,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明朝的当政者到底会怎么做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了。对同一事件,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认识, 但绝不能因此而改变事实本身, 所以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和时代的需要来塑造历史,进行取舍,既不能为尊者讳,有意护短;亦不能恶归下流,把脏水往一个人身上泼,而应当把当时在政治舞台上进行较量的各种力量,放在同一天平上进行衡量,评比他们的优劣和是非。[1]

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向前滚的,所以我认为:不管近代的清朝是怎么的弱,怎么没用,我还是觉得明清易代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中国的发展。陈生玺先生在《明清易代史独见》中为我们讲述了明清之际的历史选择,在三个力量对比中,他分析了明朝和李自成在与清(后金)的斗争中的几次严重的错误。明朝当时一不该中了清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二是明朝在松锦之战后,明清议和的失败,三是崇祯十七年(1644)调取吴三桂入关,四是明朝南迁的失误。李自成主要是进京后犯的错:进京后应主动与清谈判,他没有;山海关战后他应固守北京,他又没有,这注定了他把北京让给了入关的清军了。而我们再反观在这场角逐中是怎么做的:当时清都察院参政降将张存仁、祖可法等向皇太极陈奏了一篇治国的进取大计,即“治国如何而安宁,进取如何而万全,讲和如何而成就”三件大事,可见清在一切的进取中可守可退,都早就有计划了,面对当时清的一系列战与谈判,明朝以及后来的李自成都只是被动的接招,根本就没什么可以还手之力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一直是历史的选择,你要在这个时代称王称霸,你得有那个资本,从历史史实上看那就只有清朝了。这是历史的史实,并非是什么偶然的,在我看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人说清入关后打断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又是从何说起?清入关后汉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经商的经商,种田的种田,不管怎么说也没有把江南变成牧场,相反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达到了封建历史上的顶峰,虽说封建专制达到顶峰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与外国的交往中,清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脱轨,可是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清朝闭关锁国就一定是错,相反如果当时还是我们的明朝政府,他们会怎么做?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市舶既罢,日本海贾往来自如,海上奸豪与之交通,法禁无所施,转为寇贼。二十六年,倭寇百艘久泊宁、台,数千人登岸焚劫。浙江巡抚朱纨访知舶主皆贵官大姓,市番货皆以虚直,转鬻牟利,而直不时给,以是构乱。乃严海禁,毁余皇,奏请镌谕戒大姓,不报。”[2]

在面对倭寇和海盗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们的确是进行了打击,可是在面对倭寇时,明朝不也实行了闭关锁国相似的海禁政策吗? 所以说后来的那些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不能说是清朝的错,况且当时的中国也并不是全封闭的,我们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说是清政府没有认清当时的国际环境,从而使中国人民在后来的一个世纪中处于劣势,可是这并不能说清取代明朝使中国退步了。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清朝在三者的角逐中取胜就是显示了其力量的强大,显示出其更有能力统治当时的社会。所以我认为清取代明朝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



[1] 陈生玺:《明清易代史独见》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4页。

[2] 张廷玉:《明史》卷八一志第五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2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明朝与清代海禁的区别
清朝中历史老照片,历史书上不一定有
元朝这三大创举,祸害了中国近800年,清朝却将其发扬到了极致
历史的那个转角
颠覆历史,元朝这三个不为人知的第一,折腾了中国800年!
中华文明没有五千年?答案终于揭晓了(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