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解先秦墨家思想所需要的最低阅读书单--墨家吧 gzkuru
这里推荐一个书单,可说是理解先秦墨家思想的最低要求。为什么顾如要把西方学者的书放在《墨子》研究类书籍之前呢?原因就是“无奈”。国人的头脑被儒家灌输2000年了,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联系儒家观念。没有前面6本西方书籍的基础,看不出《墨子》中到底在讲什么。不看这些书,墨家爱好者也不明白顾如为什么要坚持那些被儒家中国所鄙弃的墨家理念。比如对上天鬼神的信仰、天志、谋私、分工合作、法治、社团、兼爱、功利。



《自由宪章》(或译《自由秩序原理》)

2013-04-10 15:38:13 《自由宪章》是哈耶克先生享誉思想界的“自由”宪章。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呢?“自由就是一个人不受其他人或某些人武断意志强制”。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强制是自由的对立面。自由之所以可能而且必要,是由于人类个体知识和理性的有限性。只有对这种有限性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避免重蹈历史上种种错误的覆辙。历史上某些巨大的灾难就是由知识的自负、理性的狂妄酿造的人祸。通过学习《墨子》,我们会发现墨家的不相攻、非强制,和“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的无知论原则与哈耶克的思想相通。
从《自由宪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自生自发的秩序”。社会的正义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善恶观念之中。“传统”也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这正是我们必须重视传统,发掘传统,恢复传统的原因。书中哈耶克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自由与个人责任的统一,而这一部分,也成了本书的一个闪光之点。通过学习先秦名学和《墨子》,我们同样会发现华夏传统的观念里万物与其责任是合一的。




《法律、立法与自由》

2013-04-10 22:59:21
在这本书中,哈耶克将问题带入更加深入的研究中。而且哈耶克在这本书中纠正了《自由宪章》中的一个错误。《自由宪章》中哈耶克认为大陆法系的法庭可以支持他的理论,但在本书中哈耶克彻底接受了普通法和惯例法。认为法律规则的进化就是法官或律师在具体案例中不断揭示和明确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法律规则,并将之运用到判案决断中去,虽然这些法律规则在此之前"不曾得到表述,甚或从未得到遵循"。
立法者所制定的和法官所遵循的法律符合一般的普遍抽象规则的标准时,才能说是法治。哈耶克把这个原则称为超法律原则。依法治理并不能带来法治。法治必须有自愿接受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文化、道德传统作为基础,因为在这些文化、道德传统中的人们能心甘情愿地遵循那些促使这些文化、道德传统得以进化的普遍抽象规则,把那些符合一般的普遍抽象规则的标准的法律视作当然。所以哈耶克会认为,成文宪法并不会使一个国家的成为法治国家,而一个有着良好尊重法律的权威的国家反而更有可能是法治的国家。
本书中哈耶克区分了"人造的(made)的秩序"。指某个系统外的或源于外部的力量创造的秩序"。这种秩序往往和组织和集权专制联系在一起;它常常是首先得承认一个外在的更高的创造者,随后在组织中就自然形成一个等级结构,而秩序的维续就建立在了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基础之上。
注意本书中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良好的秩序是何以形成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规则能够促进良好的秩序形成?"。第三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法律和如何立法才能来保护自由的秩序?"。同时请注意墨家所说的"天志"正是超法律原则,《尚同》篇所描述的法治制度正是惯例法制度,而儒家的秩序正是"人造的(made)的秩序"。



《美国司法制度》

2013-04-10 23:55:51 看完《法律、立法与自由》以后需要看看案例。那么《美国司法制度》一书比较适合国人的阅读习惯,比较适合作为《法律、立法与自由》的案例去看。




《大法官说了算》

2013-04-10 23:57:54 同样可以作为《法律、立法与自由》的案例去看。而且这本书写得老少皆宜,很适合作为消遣。本书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美国正是一个“大法官所是必是之”的社会。



《国富论》

2013-04-11 00:14:31 斯密认为增进国民财富的最大原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加强分工和增加劳动力。所以他的《国富论》从分工写起,引出了他的价值理论。
“经济人互通有无,物物互换,互相交易,是人类本性的一个根本特征,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性、经常性和不断的努力是国民财富赖以产生和增长的重大原因。”斯密从人性论出发分析人,认为作为“经济人”的人们从利己主义出发达到了利他的结果。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一种内在自然秩序。经济生活就是按照这种秩序自发运动的,这种秩序就是自由发展政策。他极力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认为国家的作用应仅限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个人竞争,以及举办一些资本家无利可图的工程,国家的政权义务,是保障资产阶级有一个和平、安全地进行经济活动的环境,起到一个资产阶级“守夜人”的作用。
斯密创造了一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这个前提,便是把人看作“经济人”。“既没有打算,事前也不知道,我们对私人目的的追求,便促进了一个超过我们原有的更大的目的,看不见的手,于是作为作用于人类命运的一个最初的动力。”
读斯密的《国富论》,我们会发现与墨家的经济理论和以爱利为核心的人性分析何其相似!“虽上世至圣必蓄私”,墨子所说的这句话必须重新正视。




《论美国的民主》

2013-04-10 23:59:49 托克维尔的传世之作。笔者认为这本书对于当今的国人来说,其中“美国”并不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托克维尔对革命的思考,怎么样应对革命。其中包括宗教(信仰)、统治层、民众几个方面面对不可阻挡而且必须进行的革命,应该抱什么态度、做哪些准备、如何指导。书中“美国”只是一个“如何指导”的典范。
从中我们会发现必须恢复华夏传统,必须使墨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必须使社会由先秦墨家那样的社团所构成。不去解决问题,而单纯压制革命只会导致类似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激烈暴力革命。



《墨家鲁阳悬疑案-墨子里籍与事迹考实》

2013-04-11 00:20:49 书名已经说明了内容。要强调的是,这本书完美地反驳了其他关于墨子里籍的主张。并且非常严谨地论证了墨子的里籍问题。提出墨子是随王子姬朝南下的周室百工之后。祖上原姓竹,祖辈为避周室追杀而改姓墨。其中还包含一个“墨子年表”,也比较准确。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墨庄三位大宗师,他们的里籍几乎在一起。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其中庄子最靠近儒家传播的核心鲁国。所以庄子在老墨庄之中也最接近儒家。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墨家对齐国稷下学宫早期的影响必然非常大。告子、淳于髡这些稷下早期人物都属于墨家学派。实际上,孟子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是违反当时的史实的。因为当时从孔子都三代儒生早已名播天下,并且在邹鲁、魏国等地占据了统治地位。天下之言不可能不包括他们。那么孟子所说“不归杨则归墨”只能是齐国稷下学宫的状况。那么可以推论:黄老学派最早是由杨墨两家发展起来的,孟子之后才加入儒家成分。



《墨经校解》

雷一东 齐鲁出版社2013-04-11 00:45:35 这是目前集前人之功对《经说上下》四篇最好的解读。
读《墨子》需要从《大小取》《经说上下》六篇入手。如此才能建立属于墨家自己的概念、语言和观念系统。目前公开出版物中还没有对《大取》和《小取》比较能接受的解读。推荐顾如的《大取解析》和《小取解析》。
读完本书之后,应该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先秦墨家的主张了。推荐阅读顾如的《墨学入门三字经》和《墨家的理路》《墨子解析(未全部完成)》等文章。




《墨子全译》

周才珠 贵州出版社2013-04-11 00:34:06 在《墨子》被重新正确解读之前,可以先参考本书译文。
顾如将《墨子》译文放在前面6本书之后介绍。是因为没有前面6本书的基础,看不出《墨子》中到底在讲什么。国人的头脑被儒家灌输2000年了,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联系儒家观念,以为儒家代表了传统。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韩非子》记载先秦儒墨水火不相容。这不单是具体某些个政治主张的不同,而且是整个思维方式、理路的不同。更不是儒家思维推测的“争权夺利”。《墨子》书中只说墨子推辞了封地、封官。即使在记载那些当官的墨者之时,也不直言他们是在为官。《墨子》全文除了“王公大人”连用之外,仅一处使用“公”这个字眼。说明墨者对通过官方达至社会理想兴趣不大。《尚同》《尚贤》篇则说明墨家对政权的看法仅仅是“执法者”,连立法权都没有。也就是说,墨家认为社会需要由社会自己管理,人们要各自为自己负责、努力。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013-04-11 01:16:37 本书是公认的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详细分析的伟大著述。韦伯在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
“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问题只能是:“艰苦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或不管将其称为什么精神)的觉醒中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必须不要像流行的看法那样将其理解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如果旧日的新教精神和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在所谓多少带点唯物主义色彩或至少反禁欲色彩的声色享乐中寻找,而应在其纯粹的宗教品性中寻找。”
顾如认为这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精神,不如说是墨家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教归真》导读:五百年来谁著史?而今由我开新篇|顾如
《各家论墨·庄子》综述 |顾如
《墨子》对儒家礼乐观批判之检视-今日头条
【荀子哲学系列Ⅶ】荀子为什么批判十二子?
新元墨学不必以师者自居贬斥新墨家
兼而有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