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琼儿子墓出土,揭晓大唐第一猛将:不是李元霸,也不是尉迟恭|尉迟敬德|秦叔宝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似乎习武者总要决出个高低上下来。功夫高手排名更是很多小说中喜欢做的事情,什么小李飞刀兵器谱中排第三,王重阳华山论剑力挫群雄,武功天下第一,都让人耳熟能详。

从清初就开始流传的“隋唐演义”,更是给隋末唐初的各路英豪做了个排行榜,其中使大锤的李元霸位列第一,使凤翅镏金镗的宇文成都排名第二......使双锏的秦琼第十六,使双鞭的尉迟敬德第十七。



这个排名,通过说书艺人的不断推广,在民间深入人心。

子虚乌有的李元霸

排第一的李元霸据在演义中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儿子,生得瘦小干枯,但力大无穷,恨天无把,狠地无环,使用的武器双锤重达800斤,手撕了排第二的宇文成都,震吐血了排第三的裴元庆,打遍天下无敌手。

套用现代电视剧常用的开篇,以上排名和故事纯属虚构。历史上根本没有李元霸这个人,如果说有原型,应该是李世民的同母弟弟李玄霸,看名字也很霸气,实际上十五岁就去世了。



李玄霸比李世民小一岁,他去世的时候,李渊还没起兵反隋,所以就算他骨骼清奇,功夫高强,也根本没有和各路英雄比试的机会,更不要说什么排名第一。

凌烟阁武将第一的尉迟敬德

真正的历史中,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确实是猛将辈出的时代,当然跟随最后的胜利者打江山的将领,似乎应该更厉害一些,终归历史也是胜利者书写的。

那么为唐朝建立功勋的将领中,谁最厉害呢?如果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的排名,前六名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文臣。



第七名才出现一个真正冲锋陷阵的猛将,就是尉迟恭,字敬德,尉迟敬德的大名在民间流传更广。如此看来,唐初第一猛将,似乎就应该是尉迟恭了。

翻开历史,尉迟恭确实称得上猛将,在隋末的乱世,作为一方割据势力刘武周的手下将领时,就以勇武闻名,还曾大败唐军。

后来兵败降唐,在秦王李世民麾下更是屡立战功,还曾在战乱中多次救过李世民的命。

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中,更是射杀了李世民的弟弟--齐王李元吉,并带兵进入皇宫,迫使当时的皇帝李渊,把军事指挥权都交给了李世民。



尉迟恭善使马槊,他的兵器不是演义小说中的双鞭,在攻打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以及后来的对突厥的战争中,冲锋陷阵,都立下了大功。

甚至被神化成为了门神中的一位,可保佑家宅安宁,在民间也非常受推崇,他排第一似乎理所应当。

墓碑的真相

但1974年的考古发现,从一个被盗过的唐代古墓中出土了一块石碑,却让人不得不重新认识唐初第一猛将到底是谁。



古墓的主人是秦怀道,历史上岌岌无名,最大当过县令,但他的父亲是顶顶大名的秦琼,秦叔宝。

石碑上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碑文的开头也简略记录了祖先的传承和功绩,其中有一句话“祖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尧帝擒尉迟敬德于美良川。”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爸秦叔宝,在隋代的时候就已经是龙骧将军,后来跟随了唐高祖,并在美良川打败并收服了尉迟敬德。

秦琼打败尉迟恭,这会不会是秦怀道为了抬高自家身价而夸大其词呢?可以肯定地说,不可能。



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尉迟敬德的外孙女婿,他的岳父就是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如果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他也不敢对妻子的外公大不敬。

勇猛无敌秦叔宝

那么秦琼到底是不是比尉迟敬德还要厉害呢?这就要看看秦琼到底做过些什么了?

秦琼,唐初名将,演义小说中善使双锏,隋唐好汉中排名十六;戏曲故事中在济南府当过差,落魄时卖了坐骑黄骠马。

以上除了唐初名将,其他全都是凭空杜撰的。秦琼的兵器是马槊,隋唐好汉也没排名,是济南人不假,但从没在济南府当差官,坐骑也不是黄骠马,而是有名字,叫忽雷驳。



上文说过,秦琼儿子的墓碑上写明了秦琼曾担任隋朝的龙骧将军,至少说明秦琼成名很早,比尉迟恭早很多。

根据“新旧唐书”记载,秦琼确实在隋朝就在大将来沪儿手下当兵,应该也作为小兵跟随隋炀帝征讨过高丽,当时他的勇猛已经深得来沪儿赏识,以至于他母亲病逝,来沪儿都派人去吊唁。

别人都奇怪大将军为何如此重视一个小兵,来沪儿回答说,秦琼非常彪悍,而且有气节,将来一定能成大事,不能把他当小人物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来沪儿的眼光。

秦琼在另一个隋朝大将张须陀手下任职的时候,在和卢明月的战斗中,秦琼率领1000人,趁敌人追击佯装撤退的主力,绕到后方偷袭敌人大营,出其不意杀出,大败十万敌军,后来追随张须陀又多次打败当时的起义军,因此受到隋朝的封赏。



后来张须陀兵败身死,秦琼带领残兵投靠了镇守虎牢关的隋将裴仁基,裴仁基投降瓦岗军,把秦琼也带了过去。秦琼深得瓦岗军头领李密的赏识,又随瓦岗军打败了杀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

之后李密骄傲自大,结果被王世充偷袭成功,李密逃跑,秦琼等诸多瓦岗将领被王世充俘虏。

秦琼心里很看不上王世充,觉得他为人奸诈,不可共事,所以不久后就找机会投奔了唐军,被安排在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从此秦琼开始了为大唐冲锋陷阵的生涯。

在投奔唐军之前,无论是在张须陀手下还是跟随李密,秦琼都是战功赫赫,多次以少胜多,挽救危局,个人勇武已经名闻天下,李世民也非常重视秦琼,授予他马军总管的职位,并跟在自己身边。



秦琼跟随李世民打的第一仗,就是他儿子墓碑中提及的打败尉迟敬德的美良川之战。

当时作为刘武周手下大将的尉迟敬德,刚刚和宋金刚一起进攻了唐朝的龙兴之地--山西,攻占了不少地方,唐军派去紧急救援的部队,也被尉迟敬德和宋金刚打败,俘获甚多,风头正盛。

李世民带兵去讨伐,派秦琼和殷开山在美良川截击撤退的刘武周的军队,打败了宋金刚和尉迟恭,斩首两千。

史书记载:“破尉迟敬德,功居最多。”因为秦琼功劳大,唐高祖李渊甚至肉麻地写信给他说,愿意割自己的肉给秦叔宝吃。

当皇帝的对手下将领说这种话,也可见秦叔宝功劳之大,皇帝对他能力的认可。



之后在介休再次打败二人,宋金刚逃走,尉迟恭被劝降,秦琼再次冲锋陷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秦琼儿子墓碑中没说老爹其他的事迹,将此事作为秦琼生涯最重要的功绩提及,可见其自豪。

秦琼在李世民手下,一直被作为打头阵的猛将使用。无论和什么人对阵,只要对方有人出来耀武扬威,惹得秦王李世民生气,就会命令秦琼前往杀敌。

秦琼也从不辜负李世民的期待,史书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他领命出战的英勇形象:“叔宝应命,跃马挺枪而进,人马辟易,必刺之万众之中。”不用翻译,现代人也能看得懂,其勇猛无敌的形象跃然纸上,千年之后读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唐人还记录了秦叔宝征战时候的一个故事,在攻打王世充的时候,秦叔宝跃马两军阵前,把自己的长枪用力插入地下,王世充手下出来几十个人也没能把长枪从地里拔出来,秦琼再次跃马而出,一下子就拔出了自己的长枪。其力大无穷,勇力绝伦也深深震慑了敌军。

凌烟阁排名

根据历史记录和考古发掘的碑文,确实可以看出秦琼作为攻城拔寨,冲锋陷阵的猛将,在隋唐之交,真的可以排名第一,无论单挑敌军,还是以寡击众,几乎从无败绩,连尉迟恭也败在他手下,深得李世民信任。

但为何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最后呢?尉迟恭也是猛将,可排名远远高于他。两个人都是门神,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首先秦琼作为战将,更多的作用是带兵冲杀,而不是坐镇指挥,其结果就是秦琼身上伤痕累累,以至于从李世民登基,天下初定开始,秦琼就因病休养。

他自己也说,一生经历大小战斗两百多次,受伤太多,很多还是重伤,流过的血有好几斛(要注意古时候一斛可是十斗,虽说是夸张,但可见流血之多),不生病才怪。

因此后面和突厥的战斗都没有参加,直到十二年后去世。所以他的功绩没有其他人那么大。

其次,尉迟敬德,在历史记载中,多次救了李世民的性命,这可是救命之恩。



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杀齐王李元吉、逼高祖李渊,是主要参与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李世民登基做皇帝功不可没。这些都是秦琼所不具备的。

第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其说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不如说是李世民手下的开国功臣,当然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所有人都是他的手下了,但这二十四人,更看重的是为李世民做过多少事,显然尉迟恭和李世民的关系要比秦琼近得多。

所以同样是猛将,尉迟恭的地位远远高于秦琼就不令人意外了。那么抛开演义小说的虚构,和凌烟阁功臣排名的参考标准,从真实的历史中,我们可以认定,唐初第一猛将,非秦琼、秦叔宝莫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琼儿子的墓出土,揭开了唐朝猛将之首的身份,并不是李元霸
李世民手下第一猛将,立功无数,为何封赏时却排在最后
秦琼为何不参加玄武门之变?是他过于善良吗?
玄武门之变,为何独缺李世民的最强将领秦琼?魏征的解释一针见血
第一猛将秦叔宝为何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真相是这样!
秦琼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隐身?只因李建成头号猛将,需要他去抵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