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外治_医海拾珠_村医工作站
消化性溃疡是指暴露于酸和胃蛋白酶区域(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黏膜溃疡,有时可穿透黏膜肌层及浆膜层。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吐酸”、“胃疡”之远血范畴。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太冲。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

  3.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选穴:足三里、血海、关元、天枢、里内庭、脾俞、章门。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选穴:选内关、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上巨虚、太冲、内庭等穴。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选穴:选脾、胃、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

  中医辨证穴位贴敷

  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冰片 、黄连、黄芩、乳香、没药、冰片

  使用方法:辨证选用上述各组药物,加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纺纱中,贴敷于穴位,胶布固定。

  热敏灸疗法

  热敏穴位以腹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热敏穴位高发区,多出现在中脘、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区域。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以灸至感传消失为度,疗程间休息2~5天,共2~3个疗程。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治疗。

  日常生活预防很重要,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劳或睡眠不足,对急性发作者,应卧床休息。宜进少渣、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坚硬、油煎类、辛辣、生冷食物,忌油及浓茶,少食多餐;胃胀者少食牛奶及豆制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因寒冷常诱发疼痛。忌烟,长期吸烟会促使胃溃疡发生或加重。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胃疡((西医病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最佳特效方
胃溃疡中医辩证诊疗
大众医药网 - 文献资料 - 第三节 溃疡病
消化性溃疡诊治枢要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