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蒙古鼻烟壶
    鼻烟在清朝初期传入中国,并在游牧的蒙古民族中流行起来。蒙古人相信鼻烟可以防病和祛除顽疾,上等的鼻烟壶则能为主人带来好运。在蒙古族如有客来,从长者开始,年少者依次与客人递换鼻烟壶。年少者需欠身双手递上鼻烟壶,同时接过长者的鼻烟壶,取出少量吸闻后,再双手返还并拿回自己的鼻烟壶。在吸闻鼻烟时,大家互致问候和敬意。当客人与主人谈论悲伤的事情时,互换鼻烟壶时则不打开鼻烟壶盖,用大拇指扶着鼻烟壶盖递出,以示客套。蒙古人视烟壶为高贵之物,忌讳把鼻烟壶放到地上或者踩踏。
  蒙古族的瓷鼻烟壶有着独特的装饰手法,虽然这些烟壶也是景德镇的制品,但造型、纹饰、题材都与“京壶”有明显的区别,总结起来共有六类特征:
  壶形粗壮如炮竹,脖颈T纹绕一周。冰梅多饰于肩部,戏曲故事题材广。周身通景细繁缛,底足款识落花押。
蒙古鼻烟壶
  由于蒙古壶的形状多为筒形,故此又称“炮竹壶”。蒙古壶的颈部以正“T”字纹连接装饰,肩部的“冰梅纹”也是常用的传统装饰手法,壶身通景绘画密不透风,题材有历史典故,汉族戏曲或是刀马人物。制作精细的蒙古壶多为嘉庆时期的作品,专属王爷和官吏使用,等级分明,而“粗路份”的蒙壶则是平民百姓的专利。清中期(嘉、道时期)的蒙古壶常有磨口或是磨足的迹象,这实际是与蒙古人的一个小动作有关,他们闲来无事,经常拿烟壶在桌上磨来磨去,而且壶盖又多镶铜,所以容易把口沿的釉磨掉,这也是蒙古族风俗的一种特征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鼻烟壶
玲珑稀巧物 此“壶”非彼“壶”
(10)烟壶
清代鼻烟壶(组图)
小小鼻烟壶:集艺术精华惊艳掌中
鼻烟壶里的花花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