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一)

教育、医疗、住房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似乎已经成全体国人的共识。在这三大问题中,医疗最根本的是过度医疗、住房最重要是房价过高,这两个字面上看起差别很大的问题说到底其实是一码事,即一切向钱看。相对医疗和住房而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则更复杂,影响也更广泛更深远。

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与经济完全脱钩。曾被誉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医生,头顶教书育人、人类灵魂工程师光环的老师,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需要穿衣吃饭住房,都需要养老抚小。房地产商没有义务也不可能把自己建的房子无偿或原价转让他人。因此适当合理的利益就是法律和道德都认可并接受的。流星在这里说的以及人们印象中的一切向钱看是指把赚钱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用不正常的手段攫取利益的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忽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这,恰恰是当前三大问题中最为突出的现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问题不但关系到的国家、社会和每一个家庭,也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关系重大,更对国家前途、民族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是国家的希望之所在。是一个不能出差错的领域。其他方面出些问题尚能亡羊补牢予以补救,而教育一旦出了问题,其危害程度将成为社会不可承受之重,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好的。

人们都认为教育有问题,教育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流星个人认为,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负担过重。负担过重包括经济负担和学生学习任务上的负担。

先说经济负担。前年国家开放三胎,当时流星就认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斩断那些千方百计在孩子们身上掏钱的利益链,很难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们为何不愿生孩子?根本原因不是不想生,而是养不起。养不起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上负担不起。

按理说,国家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孩子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是没有负担的。人的一生,在学校里能有多少年?国家都负担了九年,怎么还养不起呢?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也就是说,在名义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没有什么负担的。但由于不少人把手伸向了孩子们,带来的结果就是,哪怕在义务教育阶段负担也很重。如果把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前后学生的负担进行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在义务教育之前的负担要远低于义务教育之后!

这种反常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在流星看来,是四个原因叠加造成的。

一是各种各样的补习。

有人可能会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不是反复强调不准搞课外补习吗?这一点并无疑问。问题是不准搞课外补习并等于就杜绝了课外补习,甚至也不等于这个问题就不严重。如果谁对此持怀疑态度,那么请去那些有在读学生的家庭,搞一次社会调查。就不难发现,流星所言不虚,并非诳语。

一个看似简单的补习问题,为什么总是解决不了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钱。人们不能理解的是,主持补习者为了钱,而参与者那可是要出钱的呀,别人能强迫你去补习吗?从表面上看,当然不可能。但实际情况同样相差万里。比如,这里有没有老师对家长的一种无形压力?人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主持补习的是科任老师或者班主任,别人家的孩子都来了,唯独你们家的不来,你就不担心老师另眼看待你的孩子?你就不怕老师给你孩子穿小鞋?你就不担心你的孩子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你就不怕你的孩了在学业上落伍?虚荣心、攀比心、望子成龙的心理,在这多种压力之下,谁的孩子可以为了几块钱被别人歧视?心甘情愿也好,无可奈何也罢,谁能真正抗拒得了?

曾经,社会上存在一种传言说,有些老师为彰显补习的功能,故意在正式课堂上不讲重点,而把重点留在补习中去讲。听到这种传言的流星非常不以为然,认为人们不能把传道授业的老师想得那么不堪。直到昨天一位德高望重、任教四十多年老师打电话告诉本人,说这样的事确实存在,才让流星不得不信。当然,不能因此就说所有搞补习的老师都是如此,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却是没有疑问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孩子能不参加补习吗?

在各种各样的补习中,收费又与现在的收入水平是脱节的。现在一些老师把节假日、寒暑假变成了自己捞取收入的契机,其补习收入往往大大高于正常的工资。有的初中、高中生搞什么一对一的补习,动辄一个课时几百元,一个假期上万元。一般补习,也是一个月二千、三千甚至更高。工薪族一个家长支付一个孩子的学习费用都深感困难。流星一个朋友的孙子去年暑假到长沙一对一补习数学,每个课时六百元,半个月耗费九千元。这能不给人们的生活增加极大的压力?

二是名目繁多的培训,自从实现最好一胎、最多两胎的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几乎每个孩子都成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情况稍好一点的都不惜血本在孩子身上下大本钱投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种舐犊之情产生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使孩子们身上蕴藏了巨大商机,变成了别人摇钱树。不少人也就不由自主地把孩子们当成了一圆发财梦的对象,把捞钱的手伸向了望子成龙家长们的口袋。包括绘画、书法、钢琴、舞蹈、各种体育项目等学习任务之外的培训遍地开花、方兴未艾、几成泛滥之势,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培训的压力相对于补习而言,可能确实要小一些。因为被迫的成份比补习要少。但攀比心和望子成龙的心态却依然在这里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耗费也相当地可观。一个孩子参加一种、两种甚至多种培训者大有人在,一种都没参加的极为罕见。流星未满十岁的小孙女二○二二年整整一年都没有回到过爷爷奶奶身边,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寒暑假期,都穿梭在各种补习和培训中。如果统计一下,一年下来,用在孩子们身上的各种培训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至少都要耗掉家长们一两个月的薪酬。

三是一些难以言说的活动。前两年,一个自已的女儿在学校当副校长的朋友告诉流星,说当时很多学校、当然也所括他女儿任职的学校在内,跟市一家旅游公司合作,经常组织小学生到市有关景点搞一日游。每个学生出资三百元。他当时算了一笔账,来回车费四十元,景点门票六十元(排除团购和学生优惠的成份),另外两百元一个小学生一天消费得完?因此认为学校肯定占了学生的便宜,至少在旅游公司那里拿了回扣。

这种现象近些年一直在发展。前几天一位朋友告诉流星,他的孙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什么研学教育,每位学生收费二百四十八元,包一餐中饭。他说真不知道这种活动是为教育孩子还是为了谋利。过去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到烈士陵园、革命老区等,那可是不收一分钱的。为什么现在动不动就找孩子们出钱呢?这其中有没有人从中谋利?

四是隐藏在学习用品中的猫腻。前些年,一些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用品都在进行不合理干预。包括对学生用的复习资料、各种学习用品都进行了统一规范,也就是只能买什么样式的,并提示哪个商店有,这种十分反常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相信明眼人一看便知。现在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干预下,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也并没有绝迹。

有些看起来整齐划一的事,不但非常有违常理,还给人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包书膜,千篇一律,除了增添难以识别的麻烦外,真看不出有什么实际作用。流星特别反感的是那些让人扎眼的校服。本来,学生时期,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又不是军队、警察、法官,非要千人一面、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一些年老眼花的爷爷奶奶接孩子,非要把眼睛睁得铜铃一样,稍有疏忽,都可能和自己接的对象擦肩而过,为识别自家孩子人为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更重要是,校服的发放和价格都是霸王买卖,谁敢说其中没有人乘虚而入?不客气地说,漂亮的外表下隐藏的极有可能是对学生家长口袋里票子的垂涎和对学生人身自由的限制。校服的始作俑者在历史上也绝不会留下正面形象。

另外如学生租房,现在相当多的高中初中学校傍的租房遍地都是,一年费用少则大几千,多则一万多。学生租房的兴起与发展,虽然与一部分富裕家庭有关,但与学校条件差,管理不善也不无关系。有些学校名义上规定不准学生在外面租房,实际上又在不断开后门,允许一些学生违反规定。这种视规则如儿戏的做法也让学生在外租房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

上面的这些负担,每个单项或许并不是很重,但积少成多,谁也不能确定那一种是送到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里的骆驼其实就是人们对子女就学负担过重的一种感觉,当然也包括人们的生育意愿。

其次是学生们的学业负担过重。这种负担,对孩子们形成时间上、精力上的巨大压力。也是对他们天性的一种蚕食。

减轻学生负担,这话已经喊声了很长时间。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假如没有这个方面的限制,学生的负担极有可能早已达到一些学生无法承受的程度。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学校和老师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学校、所教的学生能出好成绩。没有几个人会主动和愿意为学生真正减负。这就形成了一种怪象,即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压力下被动减了一些,又在自己的主观意愿支配下不断增添学生负担。而增加学生作业负担者往往都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表现自己责任心的情况出现的,因此,学生和家长几乎没有抵制的任何可能性。

记得流星的孙子在读初中时,每天晚上九点从学校接出(留校者要再加半小时),回到家里,语、数、外、理、化每科作业耗时都在半个小时以上。如果稍有不懂,时间则更长,陪伴他做作业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十二点之后。每当看到十三、四岁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由自主地睡熟了的时候,流星总感觉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愤怒和心痛。这种负担成年人尚且难以承受,把它施加到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身上,人们怜悯心、同情心、对孩子们的应有关爱之情都到哪里去了?

这种现象说明,老师们在作业量上的竞争严重违反了为学生减负的精神,为增添学生的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初中、高中生而言,如果每位科任老师都为自己的学生减少十分钟的作业时间,学生每天就能多休息一个小时,反之就减少一个小时。一增一减,两个小时差别,对于处于生长时期的孩子们,这该是多么重要的啊。

前几天流星到几个有读高中的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发现在他们就读的高中,清晨六点半到校,晚上十点离校,在学校的时间整整三分之二。晚上还要洗漱、睡觉,怎么算都十分紧张。那些在外租房的学生,算上往返的时间,耗时就更长。

流星通过观察和调查认为,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强调要为学生减负,但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对学生们实施疲劳轰炸的现象还十分普遍。那些让学生身心俱彼的家庭作业,是对学生休息时间的一种极限挤压,不但有违孩子的天性、有损孩子的健康,学习效果未必就好。

有人可能会举出历史上头悬梁锥刺股作为驳斥流星观点的依据,其实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不能与时俱进的谬论而已。姑且不论古代那种刻板的学习方法有多少不人道的成份,是否对成长期的孩子们身体有害,也不论那种疲劳战术是否真的对学习有利,试问,从古至今,有几个头悬梁 锥刺股的真人真事?

无论是学生经济负担还是作业过重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气力严格管理和查处的时候。这种乱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待续未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教育负担
北京晨报:“家长作业”是学校教育的错位
老师难道不想“减负”吗?想!但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有偿补课真的应被明令禁止么?
教培行业进入“速冻”模式,后培训时代来临,孩子的学习何去何从
好教育会让人乐此不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