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强 :单反大爷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京城里还坚持使用单反照相机(单镜头反光式取景)拍摄,且喜欢四九城人文题材的摄影家们很多,真可称为“大爷”级别了。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三、四十年的拍摄主题没有改变,拍摄古都日新月异的理念依旧。他们执着的信念,长年累月不停的走街扫马路,才留下北京城改革开放后巨大变化的精彩瞬间。渗透到这些大爷们骨髓中的情愫,饱含了他们的一腔热血。我与他们的相识都要追溯到上世纪的胶片年代,在走街穿巷时常常与他们偶遇,如今在手机平台上常与他们的力作见面,每每都倍感亲切,也是自己学习的好机会。今天在众多老摄影家中选择了6位,平日都偏好京城人文题材,且与我联系较多的老师进行简单介绍。

 在京城还有退休后选择摄影且喜欢玩单反的大爷,你可别小看了这群大爷,他们手上的装备可不是小数目,双肩包中至少两、三支镜头,单反照相机镜头上闪耀的红圈是新型财富的证明,三脚架总是挂在肩头。他们经常成群结队出现在活动现场,那长枪短炮的阵势绝对是中国城市特色!各类基层摄影协会、老年人摄影协会遍地开花,各类影赛影展数不胜数,电脑后期制作班也不少,好学的大爷们有一股向前冲的态势。

 一台单反相机,一种追求,给不同时期介入摄影、喜欢各类题材的大爷们晚年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石克为老师自称京城摄影“丙级”老泡儿,早己70岁出头的他正努力提升到“乙级”老泡儿行列。石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工作扛着三十多斤重的攝像机绕世界跑,退休后玩起了单反相机。他用5米长的话筒杆做独脚架把相机升至顶端,遥控俯拍的大场面总能夺人眼球。很多影人用京城的爱称直呼他“石爷”。(摄影申晓辉)

贾勇老师在影友中都直呼“贾大爷”,原由他在前门西开的《贾大爷卤煮》饭馆而得名。他从小生活在南城,记录下宣南文化与市井百姓生活的瞬间。80年代使用胶片拍摄的习惯一直延用至今,用大画幅相机、120底片拍摄北京人文的摄影家非贾勇莫属,他那些带有银盐味道的图片经常在国外展出。

刘景行老师是骑着摩托车穿胡同的单反大爷,车快按动快门的手更快。他出生在西城区,曾经就职单位: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也在西城。上世纪九十年代刘老师的《拾荒者》《白塔下人家》先后在京城一炮炮打响。刘老师京城人文摄影的观念,镜头一定要跟准北京这座古城变迁的步伐。

梁少军老师是地地道道教书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城区摄影家协会成立时,他的会员证是002号。2021年7月8日东城区摄影家协会换届选举,梁少军当选为主席。直至去年2020年12月31日,梁老师坚持三年两个月,每天在朋友圈发一张《京城存影》图片,共发表1166张。梁老师每幅作品都流淌着真情实感。


李岩老师曾经是宣武区新闻中心的记者,那时我在东城区新闻中心,我们是同行也是竞争对手。李老师退休后,用图片记录身边普通百姓生活成为最大的喜好。几年前学会美篇制作,已在朋友圈发表了近500篇。不管他拍摄回来多晚,连夜也要把详细文字及图片发出去,当记者时养成的好习惯一直没丢。在疫情最严峻时刻,李老师几乎每天用镜头记录着百姓抗击疫情的瞬间。

朱天纯老师出生在北京地安门内一座四合院里,是满族镶红旗人。东北兵团回京后,任北京图书大厦企业策划摄影主管。退休后,摄影镜头始终没有离开过北京。他的题材分为:皇家园林、胡同四合、邻里乡音、都市季风。在新浪博客发文已是447篇,而在之前《老北京网》一条龙帖(系列),点击超过40万。

莲花池公园,92岁的老爷爷坐着轮椅拍荷花,他先把相机架在独脚架上,然后捆绑在轮椅上。他正在与一位80多岁的老人交流拍摄体会。




余厚民老师举办的电脑后期学习班,玩单反相机的大爷们踊跃报名参加。

﹌﹌﹌﹌﹌﹌END﹌﹌﹌﹌﹌﹌﹌

主编:黄一鸣

编审:方学辉、黄一鸣

审校:刘小利、黄小涛

责任编辑:远方

投稿信箱:19987326@qq.com

﹌﹌﹌﹌﹌﹌﹌﹌﹌﹌﹌﹌﹌﹌﹌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米人文影像 让你对世界“上瘾”
66岁摄影家:背4台相机6个镜头拍出大美白沙
苟秉宸:国家级摄影师教你怎样才能拍出黄河石林的美!
为什么我的摄影老师不让买微单相机?
定格瞬间,镜头中的灵与美
一篇关于摄影家王丰的实验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