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业务的模式研究


/刘雅琪

 

 

微型金融业务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业务开展模式,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建立的微型金融机构、设立专门提供微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业务以及政府组织设立四种模式。本章分别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微型金融业务开展的基本原则,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特色的微型金融业务模式及经营机制。

一.微型金融的业务开展模式

 

(一)微型金融机构的组织模式

微型金融起源于非正规金融组织,目前国际上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中,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开发针对穷人的小额信贷问题上起着最重要作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社区型发展机构也发挥着一定影响。

目前微型金融的业务开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建立的微型金融机构

这是一种以探索微型金融扶贫的可操作性为目标,以国际捐助、社会集资或软贷款为资金来源,通过民间或半民间组织形式运作的模式。由于贫困人口在使用微型金融贷款改善并增加收入的同时,还会将其用于投资技术培训,这不仅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摆脱贫困的最根本途径。根据一些国家经验表明,非政府组织经营微型金融业务不仅可以创建特别机构提供微型金融机构培训,还可以最大限度避开政治因素干扰,提供并使用捐赠资金实现微型金融业务经营。这主要是因为尽管微型金融的社会效应非常大,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缺少为穷人提供服务的功能,非营利组织可以更多的遵守“需求”而非“政治”的原则,比政府或私人机构可靠的多,而且非营利组织多采取企业的管理原则,效率比较高,因此社会需要一些非营利组织从事该项服务。目前国际上非盈利组织经营微型金融业务的成功典范有成立于1972年的孟加拉农业促进委员会Bangladesh Rural Advancement Committee、几内亚的著名的微型金融机构PRIDE和3AE等,这些机构主要是由捐赠者出资建立,除提供小额贷款外,还为穷人提供基本医疗和人道主义服务。在我国,社科院的“扶贫经济合作社”也是以这种方式设立起来的。

2专门提供微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非营利组织由于不能吸收存款,只能依赖于捐赠和对外借款,从而不能满足市场所需要的要求,此外,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无法选择优质的安全客户,便会对所有客户收取较高的利率,从而使得一些效益好有潜力的客户退出信贷市场,导致信贷市场低效率运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专门从事微型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应运而生。专业的微型金融机构可以采取更多样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提高微型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微型金融运作都采取这样的模式,其成功代表有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尼金融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等。

3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业务

这是一种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如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合作性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部分的成为一种微型金融机构的模式。由于穷人除了需要微型信贷来解决生计问题,同时还需要其它服务,如储蓄、消费信贷、保险及货币支付等,而专门经营微型金融的金融机构没有大量的设施来满足这些要求,在服务穷人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业务的方式有:

①金融机构内部设立微型金融部门,专门从事这项业务,在贷款政策和贷款程序,员工政策等方面创建独立的系统,同时给予微型金融部门更多的自治权;

②金融机构在内部建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微型金融相关业务,在现有机构框架内利用银行现有的人员和系统提供微型金融服务;

③金融机构与经营良好的微型金融机构签订合同,进行微型金融服务外包,由微型金融机构审批记录在银行账簿上的微型贷款,做出信贷决策,提供贷款服务,并获得部分利息收入和费用收入作为回报;

④金融机构设立法律上独立的非金融实体,提供微型贷款和组合管理服务。

此外,还有微型金融机构还可以由政府组织设立,这也是微型金融最初的模式,这一模式下微型金融机构由政府主导,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而以微型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运用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通过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运作。然而由于这种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在世界各国并不普遍适用。

(二)微型金融业务开展的基本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

市场需求原则即要求微型金融的业务开展必须要适应目标客户的需求,由于任何企业的建立和产品开发都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因此其机构运作模式要符合服务主体的环境。由于微型金融面向贫困人口,需求较为分散,因此要立足于中低收入群体,其开展模式也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服务综合性原则

微型金融业务的综合性不仅指其服务要多样化,还包括微型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下除了为目标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外,还要提供其它技术服务。由于微型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人口和微型企业,这类群体在知识技术层面往往不尽如人意,若能从根本提高其素质及创新能力,对微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具有很大意义。如对贫困人口的教育以及对微型企业的培训。此外还可以利用金融市场特别是保险和衍生品市场的信息,对基层的微型金融业务进行指导或者是保险,从而降低风险并使得微型金融服务对象的项目更加切实可行,减少风险。

3风险控制原则

风险控制是任何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微型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的风险与其它任何信贷机构一样,包括信息不对称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系统不可控风险等。而由于微型金融机构的服务的对象是一般没有正规财务信息或者是信用记录,同时缺乏抵押担保的穷人,一般微型金融需求主体所处的环境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这样使得相对一般金融服务,这使得其风险控制更加重要。对于我国来说,当前微型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体系下,尚未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险体制,而农业农村项目的本身存在特殊风险,同时一般农户缺乏管理这些风险的能力,这样使得对农村金融的风险控制就更加重要。

二.我国特色的微型金融业务经营模式

 

(一)我国微型金融业务开展特色

目前我国微型金融的业务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微型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运用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通过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运作;

另一种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如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合作向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业务。

今后监管部门不妨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包括外资、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本,进入微型金融领域,以弥补政府资本的不足。根据其它国家开展微型金融业务的模式分析,我们看到,微型金融业务的成功必须要适合该国特色,因此我国必须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发展微型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创新我国特色如下:

第一,微型金融业务主要针对金额需求较低、周转较快、盈利空间较大的规模化养殖、小商品、小服务、小餐饮、小修理等领域,并与目前中国农村的产业化转型、农村闲置劳动力安置结合起来。如果微型金融业务完全支持农业种植业,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利润低、风险大,一般农户很难承受如此高的利率,可能是低效率的,因此微型金融并不能取代国家政策性农业贷款的地位。

第二,服务贴近客户,简便快捷,服务辐射范围不超过3-5公里,所有网点都建立在社区之内;另外,申请贷款一经审核后,三到五天内就可以直接发放到借款人的银行卡中,不用亲自来金融机构。努力实现对优质客户的差异化、贴身化、精细化服务。

第三,贷款可以采取循环额度授信方式,在授信有效期内,借款人可根据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需要,随时支用借款。

第四,雇员本地化,本地人对所服务区域的客户往往知根知底,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和信用信息成本;另外,业务人员可以是从事市场营销的,他们对客户详细信息、现金流、资产状况、经营业绩非常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比如富登金融控股亚洲中国区总裁,原是肯德基中国区销售总监。

(二)金融机构的微型金融业务经营机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经营微型金融服务的银行的盈利水平超过一般的商业银行,面对竞争压力,市场份额的要求及微型金融的稳定性和盈利性,商业银行开始参与这项业务。

目前一些外资和内资商业银行在国内开始陆续涉足微型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发展微型金融业务应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针对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的模式,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1发挥成本优势,直接提供微型金融服务。

对于某些商业银行(如中国农业银行)来说,具有网络优势和人员优势,成为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有效保障。在金融服务基础好的农村和乡镇地区,采取直接进入模式,直接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试点性地发起成立几家村镇银行。此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严控业务风险、集约化经营管理。

2发挥资金优势,提供资金批发服务。

花旗银行在全球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时,采取了间接进入模式。这种模式由商业银行与当地小额贷款机构合作,也可以采取参股形式,小额贷款机构负责向零散客户提供贷款,商业银行投资并承担所有信贷风险,并向小额信贷机构支付预定的服务费用。这其实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合作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了商业银行小额贷款成本高的问题,也解决了小额信贷机构融资难的问题,是一种比较容易推广的农村金融模式。

3发挥金融产品优势,推动业务创新,实现微型金融业务持续发展。

推出产品组合方案,向借款者推出贷款 银行卡 保险的三种产品组合,为其提供贷款、银行卡、存款、保险、基金、理财、网上银行等多种产品组合方案。

对于一些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可以采取试点性地发起成立几家村镇银行,获取银行类金融牌照,争取政策上的优惠待遇,这样既能抢占农村微型金融市场,又能树立起“服务三农”的社会形象。同时还可以选取目前较有影响力、营利能力较强、风险控制能力强、没金融许可证但有意愿成为合法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组织,将其适当改造,并参股其中,达到节省投入、运营、管理成本,盘活包括人力资源、科技网络资源、产品资源等在内的存量经营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其资源禀赋效应。

此外,从事微型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应该与所有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或非金融组织加强联系,争取发放批发贷款。因为现在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都面临资金不足的状况,对于这些机构而言,得到批发贷款是个很好的选择。(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闻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正被复制到全球 花旗银行微型金融部全球总监罗伯特
书评:助贷模式的黄金时代
小微业务的零售化经营方向
【经验借鉴】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知】关注小贷公司的风险隐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