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门两巡抚父廉子贪累及儿孙 牵出仅次和珅贪腐窝案

王师,1690年出生,清朝有名的清官。在任清苑县知县的时候,尽管当地八旗子弟与汉人矛盾重重,在他的治下井井有条,成为了当年政绩考核中获得京畿诸县中的第一。于是获得了提拔,官从冀州知州,正定府知府、清河道道员,直隶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直到江苏巡抚。


王师为官以来便清廉公正,直面敢言,而且勤政爱民,政绩突出,不管在哪里做官都颇受民众爱戴。即便随着官位的不断提升,但正值廉洁的操守始终不变,因此受到了乾隆的特别重用与知遇。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还特别召见王师,并亲笔题写“吴会风清”赐予王师。得到皇帝的肯定后王师更是夜以继日操持政务,最终因疲劳过度而一病不起,终于在乾隆16年8月(1751)去世,终年61岁。


王师一生刚直不阿,不会逢迎,清正廉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可惜的是,在他独当一面,真正的成为封疆大吏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时候,却因为过度劳累离开了人间。但王师作为清朝的一代清官干吏却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王师的次子王亶望,乾隆15年的时候中举人,随后家里花钱给他捐了个知县,前后任职甘肃山丹和臬兰。这个王亶望为官做事的风格与他爹王师迥然不同,善于逢迎而且贪,而且贪的胃口还不小。



乾隆39年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政了。甘肃以前是可以让民捐粮食获得监生资格的。何谓监生呢?就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买下监生的头衔后,不需要去国子监学习,便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便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也可以以监生的名义进行捐官了。如此来钱的路子,怎么可以断?



王亶望上任后,便怂恿总督勒尔谨上奏重开捐监,同时捐监只收银两。接着他以旱灾为名,谎报以粟赈灾,将捐监银两私留了起来,从总督开始各级官员均参与了分赃,其中王亶望所得最多。仅仅半年时间就向朝廷谎报收捐监1.9万余名,得豆麦82万石,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当即表示疑惑,当即批示:“甘肃民贫地瘠, 怎会有二万人捐监? 怎会有如此多余粮? 年复一年收捐, 陈粮如何使用? 疏言每年借给民间, 如何流转?”连用4个不解诘问,最终都被勒尔谨编造谎言蒙混过关。


到了乾隆42年,王亶望升任浙江巡抚,乾隆46年甘肃发生回乱,勒尔谨大败并引起乾隆对这些年旱情的怀疑,于是在核查之下,王亶望监粮改捐银以及虚销赈灾粮食等情况全部暴露在了日光之下。乾隆命侍郎杨魁到浙江与巡抚陈辉祖一起严查王亶望,并抄没其家产100余万两及大量的珠宝玉器。


最后经朝廷会审,王亶望一手主导的贪腐大案共涉及大小官员100多人,共贪污赃银1000多万两。最后王亶望被处斩,勒尔谨自裁, 王廷赞论绞,处死了自乾隆39年以来的历任藩司、首道、首父、首县56人,发配46人。


王亶望因为是首犯,而且罪大恶极,所犯罪行还连累子孙。他已经捐官的三个儿子全部遭到了革职发配,而他6岁以下的8个儿子则交给山西巡防在老家严加管束,年满12岁后全部发配伊犁。


直到乾隆59年,乾隆回想起王师的功绩,才免去了王亶望儿子们被遣送边疆的命运,准许返回老家居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作就不会死——清朝离奇贪腐案
古代顶级贪官王亶望,超越和珅的第一大贪,甘肃米案
大清第一贪污案
清朝第一大案:三位总督、巡抚被杀,一省官员全部获罪
让乾隆都吃惊的甘肃官场大案:六十名官员人头落地
甘肃冒赈案,乾隆几乎将甘肃官员杀完,案情为周星驰电影提供灵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