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遗忘的原子弹最关键之元勋

被遗忘的原子弹最关键之元勋

对中国的崛起两弹一星至关重要,对研发的元勋也是社会名誉实至名归,成为社会崇拜的偶像,而研制两弹有一位却被遗漏了,既不在两弹一星的表彰科学家之列,甚至连院士也不是,这个人就是杨承宗,是我们科大的老校长之一,大家都知道世界现在众多的核门槛国家,关键的瓶颈是在哪里?这个瓶颈就是武器级核材料的制备,而中国的核材料制备就是杨老的贡献,他是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没有核材料的制备成功,原子弹就无从开始!但对杨承宗的贡献,中国社会却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对武器级核材料的制备,确实是原子弹成功最关键的环节。

杨承宗在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师从著名的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从事放射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是全球顶级的最先进的研究机构。1951年秋回国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钱三强所长请他担任该所第二研究大组的主任。当时该所的科研工作分为四个大组,第一大组的主任是赵忠尧,第三大组的主任是王淦昌,第四大组的主任是彭桓武。而相比这几个人的名字,知道杨承宗的人就要少多了。杨承宗在改革开放以后1979-1989年任中国化学会第21-22届理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第1-2届理事、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杨是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杨承宗先生离开居里实验室前他向约里奥-居里夫人要了居里实验室独有的碳酸钡镭标准源10克,亲自带回中国。这是玛丽·居里夫人亲手制作的极为珍贵的国际标本,英、美等发达国家也均以居里实验室制备的碳酸钡镭样品尊为国际标准,是我国开展原子能放射性计量研究的最基础实物。他亲自编写放射化学方面的教材,开设“放射化学”和“铀化学”等专业课,为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放射化学的新的大学毕业生们系统讲授放射化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中国的放射化学的学科基础完全是杨承宗先生搭建的。

杨承宗先生在居里夫人的课题组和指导下,成功地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出放射化学纯的镤233,锕227等放射性同位素。此方法在当年玛丽·居里夫人用分部结晶法从大量钡中艰难地分离出微量镭的居里实验室中受到重视。这个从大量杂质中分离微量物质的新方法,结合后人发现铀在稀硫酸溶液中可以形成阴离子的特殊性质,现在发展成为全世界从矿石中提取铀工艺的常用原理。杨的工艺水平使得中国在铀提纯方面一开始就走在美苏前列,而不是核弹理论是在人家成功20年后的重复。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说只要搞到核材料,制造原子弹是一个经过大学相关专业学习的学生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材料经常是被中国科技忽视的真正难点和瓶颈。

1961年春,杨奉二机部命到北京铀研究所任业务副所长,带领该所科技人员研究成功从我国含铀只万分之几的铀矿石中制备含杂质不超过万分之几的核纯铀的全部过程,包括铀的提取、纯化、转化以及有些元素含量上下相差一亿倍以上的极端悬殊的分析鉴定。在中国第一批铀水冶厂还没有建成的情况下,杨承宗先生在五所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建成一套生产性实验装置。经过两年多的日夜苦战,纯化处理了上百吨各地土法冶炼生产的重铀酸铵,生产出了符合原子弹原材料要求的纯铀化合物2.5吨,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爆提前3个月准备好铀原料物质。此后他们完全自力更生,建成一个铀冶炼实验厂,两年内纯化处理上百吨原料,生产出足量的核纯铀化合物。杨承宗先生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提前三个月准备好合格的铀原料,未用一点外援,在铀材料制备上是关键瓶颈,苏联专家不像其他方面还给予了一定支持,这是各国最保密的内容,比利用了苏联支持的其他层面实际上更为不容易,杨承宗先生解决了能够研制原子弹的关键瓶颈。

不过中国的人事关系是复杂的,二机部下文给研制原子弹有功人员晋级嘉奖,但由于杨承宗的行政关系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属于二机部,所以尽管他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与此次嘉奖晋升无缘。在原子弹研制成功,核材料制备工艺完全成熟以后,杨承宗逐渐不被重用。杨承宗先生的直言快语也成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判的口实。1969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迫搬迁出北京,五所军管会不同意他留下来,杨承宗再一次从事业的高峰被迫离开,搬到安徽省合肥市。而到了合肥以后,由于他创建合肥联合大学,一所相当于现在三本的只在合肥招生的走读大学,就任合肥联大的校长,他当年在二机部没有当上科学院的学部委员,80年增选他已经不在科学院系统,三本校长怎么能当选?后来91年以后的增选他年龄又过大了,所以他也不是院士。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中国的学术界也是有学阀的,他是法国回来的,与留学英美为主的留学人员不在一个体系,与留苏的也不在一个体系,中国留法回来的人很少,这些都有很大的影响。更在两弹一星元勋的评价当中,中国历来是重视理论轻实验的,对材料工艺等更不重视,且他已经离开了相关的系统,单位支持不足,且不是院士授奖影响院士权威性,等等,在两弹一星元勋的国家嘉奖当中也没有了他。

但放射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这里在我们发展核能的时候尤为重要,如果收集核电废料变成有用的材料,是核电能够长期发展的根本。中国很缺乏核材料资源,中国核废料的处理水平还不如印度的水平高,这里都还有很多关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国家民族不应当遗忘杨承宗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世纪我国之所以决心研发核武器,居里夫人女婿的一封绝密口信起了很
吃一辈子放射线还活到100岁,原子弹功臣最后的遗愿是……
被遗忘的“两弹一星”元勋,没有他,邓稼先和钱学森造不出原子弹
没有拿到“两弹元勋”勋章的两弹元勋,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
严济慈与杨承宗(新)
1954年我国研制原子弹时,犹太人送来稀缺物资,幸好被他识破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