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见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冠状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冠状器

该器于1986年在余杭县反山15号墓出土,出土时位于墓主头侧上方,现收藏于杭州市良渚博物院。

器色为南瓜黄,夹有茶褐色斑。整器呈倒梯形,上部切割呈宝盖头结构,与神人的“介”字形冠帽融为一体,下端切割有横向的短榫,其上对钻三个卯销孔。双面雕,以透雕结合阴线刻画神像。神人的冠帽、胸腹部位表现都很清楚,上肢和神兽不明晰。神人上肢两侧的图案可能为神兽的大眼或变体的神鸟纹。

该器整体造型与良渚文化晚期的台型铭刻图符及好川文化台型镶嵌玉片形制相似,三者可能存在传承发展关系。1999年海盐县周家浜遗址出土了和象牙梳嵌合在一起的冠状器,推测冠状器应为梳背。

图文选编自《浙江馆藏文物大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浙江博物馆)
华夏遗珍_玉器33_良渚神人纹玉琮
禁止出境文物(151)|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
立于天地间——玉琮的千古之谜
这件“玉琮王”,在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最精美
良渚出土玉琮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