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元青花瓷片资深藏友,叙述元瓷片(含明早)鉴赏的五个要素

这位元青花瓷片藏友,其对元瓷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其对元瓷鉴赏的论述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发出来供各位藏友参考学习:

看元瓷(含明早瓷)最基本的五个方面,胎、釉、彩、绘、型,其他诸如气泡,结晶斑只能佐证,不能作为主要鉴定依据。

一、瓷胎:元瓷大件,麻仓土加瓷石,麻仓土塑性好但硬度不够,必须加瓷石(也就是一种高岭土),瓷石二氧化铝成份高,硬度强,两者合适的配比才能造大件。因各窑口两者配比的不同,胎土的淘炼程度不同,胎质会有所区别,有的未烧透,疏松,偏黄,有的白细,瓷化程度高,有油光的感觉。仿品胎,为节省时间和成本,机胎为主,断面惨白,不润,和真品放一起高低自现。元瓷正常标本的胎是烧的非常好的,白,细,糯,有光泽和扁平气孔,仿品因为材料和工艺问题,目前为止仿不出来。瓷片比整器更容易判断是因为瓷片有断面能直接看到胎质。一般老的元瓷片用手抚之无刺手感。

二、瓷釉:釉的成份是二氧化硅,就是玻璃的主要成分。正常的元青花釉面必须有玻璃质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很光润的感觉。那些釉面看起来很润、很软的釉面需当心,现代工艺可以做的很润,但往往缺少玻璃质感。一般元瓷标本釉水较厚,很紧致,有玻璃质感,主要是没有贼光(但也有人把玻璃质感误为贼光),特别再唇口处温润如玉。贼光和清亮是不同的概念。内胎釉水也很光润,有刷釉不均现象,也有裸胎的。

三、青料(彩):元瓷苏麻离青料可以说没人可以仿出一样的东西,可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完全一样的东西进去,出来必定不会一样。影响因素很多,料水配比,研磨精细程度,摆放位置及火候是关键。大致有正烧(温度刚刚好)、欠烧、过烧,与之对应的发色则是清脆蓝艳透亮、发闷偏暗、蓝艳晕散,还有诸如深沉,蓝灰等表现。有些元片标本由于釉水较厚,青花有一点点闷,好像没有完成发出来的那种通透感,但色彩蓝艳,没有晕散,色彩稳定,色阶明显,有“墨分五色”之感,仿品为化学配方料,则漂浮,结晶斑不自然,大多一点一点的不连续。

四、绘画:元青花绘画古朴自然、洒脱奔放,粗犷中显精细,是重要特点。现代高仿往往是美院出来的人在画,画工一流,可以不相上下,但有过之无不及,照着画的东西就显呆板。有的人故意画的很随意丑陋、古拙。

五、造型:因为有些元片标本小,信息量不够,确实很难看出来,在标本中型的鉴定要弱一些,但涉及到口,底,接胎等部位还是能判断出来,大罐的唇口,一般不是圆卜隆冬的,有点带方的意思,棱角要分明一些,由其工艺决定,其神韵不是仿品能达到,口和底是仿品的难点,所以有天有地的标本更容易判断真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言片语(三十)宣德青花的胎釉彩瓷片标本
元青花有多美
也谈元青花(一)——胎质
瓷片:文明的碎片
绝美收藏佳品-身价不菲的元青花
收藏的十组珍贵的高古瓷片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