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建筑门文化:北京四合院建筑中的如意门

如意门是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屋宇式宅门,属于北京四合院宅门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种。旧时,如意门的宅主不像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的宅主那样具有相当的政治地位和品级,也不像蛮子门的宅主在经济上有多富裕。

如意门多为一般普通百姓所采用,形制不算太高,进而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正是基于这一点,宅主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状况对如意门大加装饰,也可素面朝天。所以说,通过细心观察和耐心研究这些个门。我们可以品味出当时宅主们的生活信仰、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种闲适的玩趣等。

如意门与其他屋宇式大门的最大区别在于,前檐柱间砌墙,在墙正中位置留出门洞,安装门扇。门洞左右上角各挑出一组“如意”形状的砖雕,俗称“象鼻枭”。门楣上方安装门簪两个,多刻有“如意”二字,除了这种锓字类型的门簪,还有素面和雕花类型。

考究的如意门,最经典最有看头的,还要属门楣上方以及墀头墙部分的大面积砖雕了。砖雕多采用朝天栏杆形式,它的部位名称由下至上依次为挂落、头层檐、连珠混、半混、盖板、栏板望柱。在这些部位,依主人得喜好或传统装饰内容,分别雕刻花卉、博古、万字锦、菊花锦、竹叶锦、牡丹花、丁字锦、草弯等图案。几乎每个部分的图案以及所代表的寓意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个带有砖雕的如意门在装饰上也是不尽相同的,令人百看不厌。

如果房主的财力不够或偏爱素雅,则可做素活,或只加少许雕饰作为点缀。更简朴者,还可用瓦片摆出各种图案,总之,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充分体现了如意门头装饰的随意性,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如意门的构架多采用五檩硬山形式,平面有四或六根柱,两根前檐柱被砌在墙内不露明,柱头以上施五架梁或双步梁。如意门区别于其他宅门的地方,是前檐柱间的门墙以及它的构造装饰。如意门的门口,要结合功能需要和风水要求确定尺寸,一般宽约0.9m~1m,高约1.9m(指门口里皮净尺寸)。

民间有“门宽二尺八,死活一起搭”的说法,是指二尺八的宽度已能满足红白喜事的功能需求。这个尺寸也正好合乎门尺中的“财门”的尺度要求。如意门的门楣装饰,无论是采取冰盘檐挂落形式,还是采取其他形式,它上面的砖构件都要接近檐椽的下皮,将檐檩挡在里面,不使露明,以突出砖活的完整性。

如意门除了门楣上方以及墀头墙的砖雕别具特色外,还有一些构件,如屋脊上的蝎子尾和盘子、门墩儿、大门上的门钹和门包叶、门簪以及门联等,又为如意门增添几分气派和娴雅,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宅主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北京,常采用锓阳字雕的方法把门联刻在如意门和小门楼上,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则无门联,蛮子门也比较少见。这些门联在形式上主要分为喜庆类、格言类、山水类和行业类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宅主们的信仰、职业、文化涵养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字体多为楷书或隶书。

虽然说如意门是一种等制比较低的门型,比不上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给人们所带来的震慑力和冲击力,但是如意门以它那雍容大方、朴实又不失情趣的一颗“心”感染着每一位在此居住的人。

古建中国致力于打造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致力于弘扬传统优良文化,继承古人以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非凡创意及重要功能,唤醒建筑中缺失的中华历史文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建筑有文化,把文化带回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北京明清传统民居中的宅门
四合院的唯美,一般人欣赏不了
【建筑文化】建筑中的“门当户对”到底是什么意思?
四合院的单体结构特
中国建筑的门文化
逛胡同,你注意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