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研没思路?半年内要发 SCI?你需要这个.....

经常有人这么问:我想发一篇 SCI,但我还没有明确的课题,你有什么建议吗?还有这么问,我都研二了,导师没给课题,让自己定,我发现这个比较热门,然后开始研究,过几天发现做不了,又换一个,你能告诉我我该定哪个?


那今天,小编要为大家献上一位科研硕果累累的临床医生的笔谈,聊聊基金的申请和科研选题。不论你是已经胸有成竹,还是依旧在苦思冥想,亦或是瞄准了其他基金,这篇文章都值得一读。



01

基金申请选对合适类别进行申报


按照研究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关注的是生命科学中关于生命,如细胞、基因、蛋白等基本生命单元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等,是解开生命之谜,提高生命的质量等长远课题。


(2)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注的是疾病过程中一些细胞、基因、蛋白等功能作用及其机制。


(3)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关注的是临床疾病领域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偏向于临床应用 ,主要是解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大的疾病防诊治问题,比较适合临床医师进行申请,这方面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是大数据、精准医学及转化医学研究。


一般而言,省市厅级科技基金项目着重支持应用研究,而省级及国家级自然科学类基金,对于临床医学而言,资助的多为应用基础研究,在申请内容方面往往涉及大量实验内容。


对于广大临床医师而言,长期接触临床,具有丰富的疾病诊治的经验和病例资源,较为合适的从应用研究开始,再深入探索,到应用基础研究,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取得优异成绩后,再申请各级人才项目资助,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体系



02

基金申请需要平时多方面的积累


除了申请资助内容具有创新性、明确的科学意义或临床价值外,申请者必需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经历,掌握课题涉及的各项关键理论技术,能够保证在基金获得资助后能够得以顺利完成。


这方面除申请者自身的教育经历、研究经历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和积累:


(1)研究论文,如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中华、中国系列中文期刊的文章;

(2)各级科技成果;

(3)各项发明专利;

(4)专著。


对于缺乏基础的临床医师,在准备申请科研基金之前,最容易的是从积累论文开始,不能等待,其他三个方面的积累需进阶到一定水平方能做到。申请者发表论文如果觉得难以着手,可尝试从发表本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到中华、中国系列期刊,到SCI收录期刊,循序渐进,逐渐过渡。


发表的论文数量越多,发表的期刊档次越高、越权威越有利于自己的申请获得评审专家认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就越大。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基金申请者水平近年来水涨船高,评审者往往会关注发表的文章是否围绕申请人申请的课题方向 ,用不相关论文进行凑数也难以获得评审者的肯定,因此发表的论文研究方向越集中越好。



03

科研选题的一些实际建议


首先要对创新性有所认识。创新是科研的生命线,缺乏创新性,就会失去科研立题的前提。就创新性而言,有几个层次的创新,如:


(1)原始创新,即所选的课题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当然也非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必须有理论基础的原始创新,这是最强的创新,也是最难做到的。


(2)自主创新,以往对某一课题作过研究,但现在发现新问题、新试验依据及新理论,促使该课题有新的发展、补充或修正;


(3)二次创新,国外已有研究,但尚需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填补国内此领域的空白。


不同级别的基金项目,对于创新的水平也有不同要求。目前,在省市级别的基金申请中,大多数是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对于国家级别的重大重点项目,对项目的原始创新要求更高。


在明确创新性要求之后,就应思考如何科研选题了。


不少临床医生总觉得选题困难,一谈到临床研究,就想到“XX病XX例临床分析”,或是埋怨自己缺乏牛顿的灵感。实际上,临床研究并不是靠灵感,而是要掌握临床研究方法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临床医师的科研选题
SCI是个坑!那干嘛还往里面跳?
干货 | 医学专题图书推荐——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申报课题不是梦,热乎乎的课题方案免费领,拿到手即可写作,先到先得!
“一个好的研究必定是具备概念突破、机制研究、临床意义这三点要素”|乳腺肿瘤科研学院·石家庄站成功举办...
在校医学生如何发表sc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