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佳: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知网加急《比较教育研究》22年8月版面 

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李佳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五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的整合架构是将数学课程经过总结、提升与反思后,逐渐把传统知识结构内化成学生掌握的新方法结构,能够使不同领域的关键知识点与教学思维的整合框架在数学课程中有机地相互渗透,进而推动小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一改传统的碎片化教学,将知识进行整合教学,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言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这两种问题:一是老师没有对数学知识的总体架构了解透彻,过于依赖课程的单元或者学时分配,局限于单一课时讲授,割裂了课程架构,弱化或者偏离了数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二是由于老师们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设计,满足于对当前场景或项目的设定,将策划的思维短期化,从而忽视或者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想与学习能力的长远养成。因此作为老师,必须建立系统教学思想,把各个方面的知识点以及教育价值的系统结构有机地渗透,融入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的学科素质得以整体提高。

二、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师要在理解课程标准、正确掌握课本知识、明确学生复习起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合理提出目标。在纵向上,根据学生年段特征,在学习心理、知识积淀、创新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加以分析;在横向上,紧扣各模块知识的相互联系,积极预测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学生在面临新的数学知识后的心理状况,并剖析其已有认知经历对新知掌握过程的影响。同时,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潜力,并积极创造利于学生练习与探究的思想空间与心灵空间。教师要重视不同水平学生在对新知掌握过程中的差异。[1]比如:学生在学习了比较的思维方式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从最初比较两个事物的数量,进而联系到数形结合的比较中,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点相联系,从最初的简单实物数量比较到抽象的线段比较等。教师要逐步掌握数学各个知识点的总体结构,并运用结构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更加系统化,避免出现知识碎片化教学。

数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边学边串,将数学知识点加以整体规划,形成整体性的数学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当通过结构化课程的渗透逐渐变成了一项能力时,就必然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进入自由建构的结构化阶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知识板块

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灵活地设计教学过程,高度整合知识各个板块,全面掌握教学策略。

1.整合课时知识。受四十分钟课堂时间的约束,部分教学内容被分割为二个或三个单独课程,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内容的课程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完整表面积测量”和“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完全表面积测量”这两个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建立在对这两个立体形状的理解,并在研究了它们的展开图的基础上完成的,两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研究方式、教学流程也一致。经过课程整合之后,学生不但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测量的研究流程产生清晰地了解,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完整表面积或不完全表面积都能准确敏捷的测量。

2.整合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高度关注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和计算对小数的意义和特性以及小数加减法进行整体掌握,使知识面完整,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便于教师教学,利于学生学习。但是在数学课本中,对分数知识点的块面划分有很大差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划分不利于整体结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认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个单元内容整合授课,使整体结构脉络清晰,方便学生学习。

(二)促进整体建构思维的形成

整体结构课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价值并不仅仅限于知识点的形成,而更多地反映在学生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以及在把握整体结构后自主建构整体学习的思想意识。

1.总体理解。总体架构化在小学生复习数学知识时特别重要。对知识的总体理解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复述,而是要根据复习的数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数学知识的热爱。比如在复习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复习,并按照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体现所有的相关知识点。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交流。通过采用这样的形式,学生就可以较系统整体地掌握内容间的关联,并能更主动地展开探究,进而在总体感知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并健全了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思考方法。[2]

2.学习转移。在从教到学逐渐放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转移尤为重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过程,并把这种学习过程结构形式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把握这种新发现的知识构成,进而自发转移到传统课程之外的探究中。如从探讨加法、乘法运算律时,教师指导学生去检验减法和除法中是否具有相应的运算律,到探讨从平行四边形面积扩展到三角的面积运算。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学会运用变化,才能激发起学生更多的运用热情与创新激情。

3.培养能力。通过整体构建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结构的存在,从而有意识地利用结构进行学习。所以,在每一单元、每一学年或每一学段课程完成后,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学习和梳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整体性。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梳理,让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知识点,从探索知识点之间的不同到主动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整个系统学习流程的探索,切实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总结:数学是很简单的科学,而教材也并非将单纯的知识点罗列或叠加。小学数学教师要整体掌握知识点,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形成整体构建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点迁移,整体感知,真正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闫颖.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8):3.

[2]许卫兵.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的意义及评价简析[J].江苏教育,2021(4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反馈 || 观“全国小学数学‘整体性建构·结构化学习’线上研讨活动” 心得体会
许卫兵:《走向更高品质的简约数学教学》
理性滋养:小学数学学科育人的应然视角
“捧着”课标“读”教材——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以“整体建构”专题为例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