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玉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此文发《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中心小学    李玉霞        邮编:445801

      摘要: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渐加深,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洪流到来,国家、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如何能培养出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必然的历史使命。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中重要的一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课程本身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国民素质的责任,语文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信息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完善,发挥自身独特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创新性人才

     随着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给教育带来了希望和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育教学向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以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运用信息环境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入手,对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从利用信息环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及利用信息环境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同学们创新创造的思维,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创造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过程也在有序的进行,在课程改革的进行过程中,首先也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深刻的剖析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涉及到的内容有大量的学生读写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语文就是一种语言,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语言功能,表达同学们自身的情感,展示他们对于某件事情的观点。语言作为语文的基本功能,需要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将自身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另外语文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也听、说、读、写为主,同时配合使用字词造句的方法,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载体需要结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提升教学方法,改善教育教学的模式,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的策略 

        1.信息化环境为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提供了条件
        信息环境为语文课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在课下复习消化,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少,对问题探究的深度拘限于表层,学生只是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探索,学生个性阅读很难得以发挥。在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大,网络平台为学生自由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例如,《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介绍文章的出处、小说的三要素以及知人说世等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等媒体进行搜集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质疑,这些质疑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研究、探索。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作必要的梳理。把课堂重心放在对学生所质疑问题的探讨上。
        2.教育信息化为语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有效资源
        2.1“微课”突出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
        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这种有效形式来加以强化突破。“微课”占用时间少,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堂,也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古之文法感到陌生,对“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容易发生混淆。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以“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为题制作了微课课件。这些课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传输到网络及学生的空间,供学生反复学习与揣摩,强化练习,这对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与难点大有裨益。
        2.2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感环境
        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与课文主题相吻合的情感环境,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环境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例如,作家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描绘了一家三代人的至爱亲情画面。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亲情基础上,笔者通过网络下载了《懂你》这首歌曲作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充溢着浓浓亲情的音乐氛围中朗诵、体味,很好地达成了以情打动内心,以美熏陶心灵的目标。
        2.3 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信息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丰富的条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也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笔者在教学杨绛先生《老王》这篇课文时,就是让学生搜集网络信息来完成文本疑点解读的。例如,提出问题:老王在临终前给杨绛一家送香油、鸡蛋时的那段肖像描写是否合适?在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后,再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专家的评论与解读。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强化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国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模式,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时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手段,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帮助同学们体会学习的方法,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完成。

1、信息技术促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形成。

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需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学科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科学性整体性以及系统性的原则,就是在进行新课标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充分尊重各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在整体结构上下功夫,优化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提高响应现实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让同学们学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生活的实际中去。例如在进行观察昆虫这一节课的学习时就可以利用课外实践的教学方法,将同学们带到室外,真正的去观察某一些昆虫,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所特有的社交方法,从而能够学会一些自身在社会中可以运用的社交知识,以小见大进行高效的学习,提升学习技能的能力。

2、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标准中,对学小学语文的学科明确指出了相关规定,语文课程应该加强对于学生们语文学习素养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其中语文的学习素养包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语文学科的基本思维能力,促进形成良好的个性以及健全的人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各地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普及,所以多媒体计算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被广泛利用,这些技术能够提供给学生们大量的语文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能够自主的进行语文知识的获取,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例如在进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在同学们第一次读完课文之后,向同学们提出相应的问题,带领同学们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获取,查找问题的解决办法。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相关信息的展示,增强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提升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以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如果单纯的利用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以及有限的图片很难让同学们了解黄河变化过程,况且单纯的图文很容易造成同学们的视觉疲劳,从而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厌烦心里。相反,如果在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让同学们自己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宋给予理解,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去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且学到相关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3、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中,语文课堂一直是枯燥的,平淡的,所以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同学们也不愿意去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在新型的语文课程改革进行过程中,提升语文课堂的多元化发展,改善语文知识的教育教学理念,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培养同学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需要进行课内外的结合,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收获超越课堂和学校的知识。在进行信息技术改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标准,需要提高小学语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只有教师能够充分地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才能够更好的组织学生们信息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分析,以及处理在课堂上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障碍,有效地引导读者们向着正确道路走,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纵观现在语文教学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全国各地,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运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结合教育信息化技术来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总之,语文作文一项最基本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从小做起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模式的改革,使小学语文的课堂能够更加多元化发展,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去,提升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是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不断的去创造才能促进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完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向荣.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2):122.

[2]张锡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18-19.

[3]张卓珍.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电子测试,2016(19):184+144.

[4]高明华.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65.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探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课堂评价:阅读教学的新视点
教育技术专业论文写作发表技巧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何克抗:大力倡导与推行“中国特色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
全通教育 让信息化教育走进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