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杰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新探讨

 此文发《教研周刊》2018年4月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新探讨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       黄杰    邮编:741400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源于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不断打磨和反思,有效的教学必然注入了教师更多的心血,包含对教学资源和物理学史的充分挖掘,包含对课堂的反思与总结等等。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史;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性”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那么,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有效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意味着让我们教师的课堂不必要的消耗减少,最终实现教得轻松、学得幸福。如何做到呢?

  一、发掘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物理教学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应该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多地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探索历史,从中提炼方法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价值,让学生体验科研探索中的艰辛和乐趣,从而学习理想化建模和类比思维的科学方法。

  例如,《库仑定律》安排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1的第一章第二节,其核心内容就是库仑定律,这是电磁学理论的基础性内容,阐述了带电体之间最基本的规律,同时也是衔接电磁学与力学的桥梁,为学生整个电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在教学处理上,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掘库仑探究相关规律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理想模型法和类比法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知识习得的同时,感受科学思想的洗礼。

  学生通过学习,有如下的感悟:由库仑定律的探索过程可以发现,类比思维在物理研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万有引力的类比,仅仅只是实验数据的积累,不知道该项结论何时才成被建立起来,事实上,整个静电学的发展,都是借鉴了万有引力已有研究成果而取得的。此外,有鉴于库仑的实验精度并不高,而库仑定律又是电磁学中的基础性定律,因此它的精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后世科学家也运用了大量更加精妙、更具科技含量的实验对其进行证明。1972年的实验表明,相关偏差如果存在,也不会超过3×10-16,由此可见,类比思想下推导出的库仑定律是一个非常精确的物理定律。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安排,学生自然而然更想着去把库伦定律掌握好,最终在课堂互动中总结和生成“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点电荷,这是一个可以类比于“质点”的理想模型,即当带电体的距离远大于它们自身大小时,其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作为理想模型,这是一种科学的抽象。(2)规律表述中强调了“真空”一词,事实上在空气环境中,库仑定律依然可以近似成立,但是其他介质的影响不方便对学生进行拓展,因此和学生解释时,则简单说明,本规律和实验被约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3)规律的拓展: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多个点电荷组合而成,因此如果知道电荷的分布特点,理论上可以通过库仑定律以及力的合成将两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进行求解。

  二、从说题和听课的角度,我们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是促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教学语言的组织”的帮助,为什么相同的教材,不同的老师能够让平时班级慢慢地分化,教学语言组织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说题”和“讲题”环节上。同一个问题的讲解,不同教师的处理手段是不一样的,其对知识的挖掘、解析和拓展都有着程度和角度上的差别。从语言组织上来看,说题应该包括问题隐含条件的剖析、关键字句的强调以及知识能力考点的显化,教师要用简练而恰当的语言说出题目的隐含状态和过程,讲解常规方法和解题技巧,论述问题的变换和拓展。例如笔者处理一道力学综合题时,有一段如下的教学录音片断。

  师:给同学们安排以下三个任务:(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2)对比运动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析差别;(3)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开始思考,同时笔者在黑板上准备好两个示意图。

  生:解题突破口在于摩擦力。

  师:可以,那么传送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有什么特点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别在以下情形下进行讨论和总结:(1)传送带静止,物块会因为滑动摩擦力而发生减速,最终以平抛的形式落在点Q;(2)传送带反向运转,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情形不变,则物体减速后,仍然以平抛的形式落在点Q;(3)传送带正向运转,考虑到其速度取值大小上的差别,因此物块将落在点Q或者点Q的外侧。

  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简练而精致,还可以通过听课学习的方式进行完善。笔者经常主动参与各类听课观摩活动,不仅用纸笔进行记录,更用录音笔记录下课堂实况,在课后更是结合其他老师的点评,对课堂设计精妙、语言使用恰当的地方进行反复倾听,从中汲取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本校吴老师的课堂语言组织非常具有艺术性,而且课堂设计也非常得体,笔者听课之后,就以他的教学安排和语言组织为范本,纠正自己的教学语言。笔者在反思日记中这样整理着:“吴老师在提问时,适当放慢语速,一方面让学生听清楚题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为学生营造安静祥和的思考氛围,这值得我学习。”当然,某些教师课堂语言的失当之处也是我听课和反思的素材,以此提醒自己在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情形。

  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笔者发现物理教师语言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关注细节,更要相信学生,将课堂的话语权移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里来,这将让物理课堂更加精彩。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谈教学:物理课堂应避免“三无”语言!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物理课堂“四曲”
教学语言——课堂上流动的风景
黄恕伯: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
教师应该有的五种“形象”意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