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文秋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优化创新研究

  此文发《教育科学》2018年1月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优化创新研究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中学         贾文秋      邮编:0722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高考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提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塑造品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应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现代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文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进行有效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有哪些呢?具体来说,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激趣。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以在教学现代文时教师应注意导入的方式,精心设计导入的语句,通过包含情感,情真意切的一番话,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活跃起来。
  2、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一般来说,阅读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浏览。也叫作略读,是指用较短的时间通读文章一遍,对文章有个大体的了解,为下面的精读做准备。 ②提问。在第一遍读完文章后,我们会产生一些疑问。这时,我们应把疑问记录下来,然后带着疑问开始第二遍的细读。 ③精读。也叫作细读,是阅读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弄清词句的含义,逐段理解内容,理解线索,把握主题,解决自己在略读中产生的疑问。
  3、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多读对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丰富的隽永材料。在课堂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高语感很有帮助。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月光像“笼着轻纱的梦”;荷花绽开的如珠似星,含苞的像羞涩的少女;荷香缕缕,仿佛歌声缭绕;微风拂叶,泛起“凝碧的波痕”;叶下流水脉脉多情……这使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多方面去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和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作家的表现功力,品评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深入体现渗透在审美对象创造主体的情感态度,从而真切领会作者以荷塘月色为喻,旨在表明他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意志和情感。
  4、思维。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使阅读理解更加准确、深入。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师在阅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结果。学生的思维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形象思维,二是逻辑思维。
  4.1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与直观性、形象性紧密结合的思维形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其中,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体。例如,教学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想象中国绘画、戏剧存在的形象,切实进入“虚”中,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再如,教学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授应引导学生认真把握作者的观点,从中感悟到想象是再创造的手段,再创造艺术离不开想象,因而,需要加强形象思维培养。

    4.2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同形象思维不同,它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事物的结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经过学习得来的,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中包括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是指从一个基本出发点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思维,如同一个车轮,从轴心出发向周边引出许多辐条一样。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及规律,推知事物的本来面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灵活、巧妙、敏捷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是给准可让学生极力发散思维的点,并且通过点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这种思维的乐趣,从而逐步形成习惯。
  5、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说明,只有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才可能获取新知。学生的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兴趣也越浓,注意力才越集中,从而思维活跃,积极研究解决问题。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今后能否撬起阅读这个“地球”。课堂上,教师应切忌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分析,而应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去探索,去说出自己的体会,去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6、求实。在阅读过程中,我倡�Ц鲂曰�阅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真实体会,而不受老师和参考书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对一篇文章的感悟和理解也不可能相同。例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学生对陶渊明的归隐有了意见上的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遁世的表现,他不能融入到社会中,是逃避的表现;而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他过的是一种平凡人的生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是真实的人生。教师这时不能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应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阐述自己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主旨。
  总之,现代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研究
形象化教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高中语文“作文教材”初探与实践
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6
发挥语文学科功能提高语文素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