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先慈:以生活化理念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

  此文发《教育科学》2017年08月02期

以生活化理念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中心小学    王先慈     邮编:444309

【内容摘要】 所谓“数学生活化”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他们主动地运用数学观点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当学习内容和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从数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生活化实践中的体会:

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把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本,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材料与环境,作为老师,要充分理解和正确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数学的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找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打通数学与生活无形的屏障,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1、教学导入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人民币》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场景:拿来了班级的捐款箱,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中我们班同学的捐款,老师因为忙还没有来得及数有多少钱,我们一起来数好吗?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于是,学生很快地投入到数钱活动中,每个学习小组都兴趣勃勃地数着捐款箱里的钱,并很快算出了捐款总数。由于学生手中拿着人民币,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也就很快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币值,并搞清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例题教学生活化。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

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为此,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对例题进行了改编。这节课的教学我没有用教材中的例题,而是选择学生熟悉并喜爱玩的玩具,并提问:谁喜欢哪种玩具?这一改编使他们兴之勃勃地参与到统计的学习中去,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各自喜欢的玩具,学习小组马上就开始了统计,玩具汽车、玩具熊、不倒翁……各有几人?并根据统计结果很快地画出条形统计图,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

3、练习设计生活化。教材中有一部分的习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

不太紧密,教学中难以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为此,在练习时我将这样的习题,做适当的改编,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例如:在教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后,出示一个文具用品商店:书包34元,彩笔12元,文具盒10元,卷笔刀8元元。提问:老师想用60元买文化用品,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购买方案。各学习小组马上开始了讨论,学生一下子说出既喜欢又想买的东西,还列出了各种各样的加法算式:“34+12”、“12+10”、“10+8”、“34+10”、“34+8”、“12+8”,……通过小组合作,他们拓宽了思路,制定了多种购物方案。个别学生的购买方案超过了60元,我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放弃购买。这样既巩固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又体会了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练习设计的生活化、开放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经验数学化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捕捉生活现象,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1、在学校生活中感受数学。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如果教师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事例,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构建数学模型。例如:学生认识时间以后,在教室内挂一个钟,上数学课时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下课铃声响时,让学生看一下钟,几天以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一天的作息时间。潜移默化中,他们自然而然会遵守时间,教师也可以借机对他们进行惜时教育。又如:在早晨出操时要学生做到“静、齐、快”,就让他们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前面、后面是谁?左边和右边又是谁?这样,一方面对学过的“时间”、“左与右”等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的认识。

2、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数学。可在班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商店买学习用品,要求学生控制在10元之内,就是一道很好的数学题。学生在选购时,不仅要看清每件商品的价格,还要考虑实用性、必须性,又不能超过10元,所以要边选边算,他们懂得了生活中消费要精打细算,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在家庭生活中理解数学。双休日学生在家的时间较多,我就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如:以“快乐的星期天”为题,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起床、吃饭、休息、做作业、游戏、看电视等分别在什么时间进行。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可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数学应用“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生活能力低下,普遍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并让他们开始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解释生活现象。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链接,学生就会产生顿悟,对数学现象会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如: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用实物投影显示药品盒子:西瓜霜(24片一盒),师提问:“想象一下,这里面是怎么放的?”生:“有4行,每行6片,因为四六二十四。”生:“有3行,每行8片,因为三八二十四。”然后教师打开药盒进行验证。师再提问:“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一找,把你的理解说给爸爸、妈妈听。”这样的实物,生活中到处可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好数学尤其重要性,

2.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应用,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巨大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在近几年的数学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我坚持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与以往相比,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更加高涨,对数学课充满着期待,他们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喜欢上了数学这门学科。数学的运用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把在课堂上所学的有限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也确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学生在生活中也善于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思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性飞扬[J]. 岳庆良.  华夏教师. 2012(06)

[2]如何提升课堂提问品位[J]. 吕月涛.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7(08)

[3]融于生活 感悟数学[J]. 徐跃云.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09(10)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结合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数学教学随笔3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