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训练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能力与高中体育高效培训方法的探讨

 训练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能力与高中体育高效培训方法的探讨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梁吉彦  邮编:444324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深入的今天,体育教学的作用受到学校普遍的重视。学生良好的体制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指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衡量,是学生自学科中的体现。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更好的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我锻炼    能力培养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诸多教育者在科学的殿堂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中一部分,同样也是在寻找改革的途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现状对中学体育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找到提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

1.自我锻炼能力的概述
1.1自我锻炼能力的定义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以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的性、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它是体育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重要。
1.2自我锻炼能力的意义及重要性
我国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忽视体育教育,缺乏体育的重视,更谈不上良好的体育能力,所以,从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的高校体育教育,在对学生体育观念、体育能力的培养方面任务就格外突出。中学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有其理论依据,我们可以从国家政策,教育方针以及学生自身发展方面做出阐述。
1.2.1贯彻国家政策的要求
我国政府鼓励中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国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工作。这一决定的提出为提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看出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紧迫性。
1.2.2符合教育方针的方向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这就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思想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是遵循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原则,对提高中学生体制,树立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自身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压力下缓解心理负担,使学习与体育锻炼形成一个良好性循环。
1.2.3加强学生自身发展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只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生活、事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民族、社会发展的益处,学生才能重视体育锻炼。通过教师指导,如果学生能编造出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就说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
自订锻炼计划的能力。教师要定期检查,做出评语。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计划。
1.3自我锻炼能力的价值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促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
2.目前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现状及不足

2.1学生对自主锻炼的热情不高
在中学的体育教育中,虽然老师认真地教学,但是取得的教学成绩并不突出,到最后期末测试的时候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达标率并不理想,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自主锻炼的意识,大多数学生觉得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对长跑类教学尤其反感,对一些简单动作的反复练习没有兴趣,对教学形式单一具有很强烈的反应,甚至因为这些因素对体育教师抱有看法,相比下学生普遍对球类运动有兴趣,而受限制不能学习到更细的东西。
2.2体育教学的主体错位
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保证学生其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遵循教学大纲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和反应缺乏关注,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反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意义,使学生的体质得不到保障,学生自我锻炼更是无从谈起。
2.3体育教材的局限性
近年,体育教材得到了更新,表现出的特点是教材的数量减少而难度增加;与娱乐结合的项目减少,正规的体育竞技项目增加;教材要求教师指导进行专门的训练;要求的运动器材趋向规范化。这些特点的出现使体育教材在不同地区具有局限性,尤其是运动器材的正规化更不利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乡土化体育项目的摒弃对学生的锻炼也形成了局限性,是学生没有场地,没有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自我体育锻炼。
3.中学生在自我锻炼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1学生的自身因素
目前,学生普遍不重视体育课,采取应付的方式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动作示范。课外时间几乎全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少数喜欢体育的学生,本来想好好的进行锻炼,却因得不到正常的指导而不知道该练什么,导致他们的“锻炼热”慢慢降温,直至消失殆尽。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使得自我锻炼能力低下。导致他们轻视体育课,漠视体育锻炼。这样,任凭老师再努力,学生的成绩也上不去。
3.2学校的重视与引导作用不够
学校一贯强调体育教学按统一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认识不足、强调不够;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基础性课程内容过多,迎合学生兴趣的内容较少,学生对课程项目的选择性较差,影响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

 

3.3场地器材和师资条件有限
场地器材条件和师资条件有限也影响学生自我锻炼的进行,学生普遍喜欢的网球运动项目由于场地有限,课余时间来此锻炼的学生很多,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练习,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学生的锻炼热情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4.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保证学生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虽然体育锻炼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但是许多学校学生中的体育教育成果并不乐观,基于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紧迫性,我们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4.1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
4.1.1加强中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任务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中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加深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养成经常性、自觉性的参与体育锻炼能力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要向学生讲清体育与健康、体育与生活、体育与工作、体育与健美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明确体育运动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1.2培养中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培养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整个体育课程的始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他们体育运动能力的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体育教师要大胆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训练环境,调动学生的运动欲望,使学生自觉、自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增强练习效果,发展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例如早上自发性的晨跑,早操,课间操,课后活动。各级别的运动会及民间,社区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等。     
4.1.3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通过精炼准确的讲解、正确规范的示范和必要的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和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对所学体育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2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措施
4.2.1加强重要性教育,明确学生的锻炼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像学生灌输体育课对学生成才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思想,经常提示学生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练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第一,体育同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一样,是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
第二,体育课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勇敢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要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没有体育课的熏陶培养是不可能的。
4.2.2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在中学的体育教育中,虽然老师兢兢业业的教学,但取得的教学成绩并不突出,到最后期末测试的时候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达标率并不理想,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自主锻炼的意识,大多数学生觉得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对教学形式单一具有很强的反应,相比下学生普遍对球类运动有兴趣,而受限制不能学习到更细的东西。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各地随之实施了科学规范的目标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重视目标教育,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的好处。                                 
4.2.3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结束后,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5.提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一些建议
提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改革方向是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是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的范围更加广泛使体育教育的健身性与娱乐性充分结合,让体育项目成为中学生内心真正喜欢的课程,从而能够在学习之余、在课堂外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从学校、教师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工作。
5.1有关部门和学校注重体育设施的建设
事实上,许多学生并不是不愿意锻炼,而是缺乏锻炼的场地,体育教材中对体育场地要求的规范化使学生在课外很难得到更多的机会,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地,学校应该承担起为学生营造一个锻炼身体的氛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公共运动设施的投入。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校外地一些场地进行运动设施的完善,为中学生进行自我锻炼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5.2教师要以引导为主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不能单纯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和反应缺乏关注,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反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意义,使学生的体制得不到保障。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于适当的指导,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塑造上给于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同时有义务向学生宣传自我锻炼的重要性。努力完善自我,使教学手段多样化,调动学生兴趣。
5.3改革教学内容
一些体育教学内容可能直接影响着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信心,教学数量的减少难度的增大,运动器材的正规化更不利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会使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完善体育教学设施,所以,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是教学内容凸显出文化性、自主性、乡土性和娱乐性。
结语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服务,就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长期的积累,这既取决于学生自我兴趣的培养,又离不开自我锻炼方法的掌握,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重视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通过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使其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实践势在必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身体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创新教育视界:浅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体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