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我真想回到以前的学校”

案例:“我真想回到以前的学校

 

【案例概述】

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叫小欣,她是以优异成绩从外省考入上海一所重点高中的,在入学的欣喜还没来得急消退时,她掉入“新生适应不良”的沼泽中难以自拔,她告诉心理老师,她在学业、生活、交友,方方面面的不适应,吃不习惯学校伙食,听不懂老师的语言语,学校寝室又挤又吵,学校各种活动也无法参加,她拚命学习,但成绩还是上不去。

像小欣这样不适应新环境的学生不在少数,以前,她是学校师生的宠儿,但到了高中后,才发现自己很普通,成绩甚至落到年级和班级的未位,这让她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加上以前都以自我为中心,现在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尤其要面对室友间情趣爱好、饮食习惯、家境状况、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令她应付不暇,无所适从。

初中到高中,她一下子从成功的顶峰跌入到低谷,迷茫中,失去了自信与目标,令小欣痛苦不堪,前来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像小欣这样,具有“新生适应不良”的孩子在入学后,常会产生迷茫、困惑、苦闷等情绪障碍,他们原来的心理平衡状态已彻底打破了,而新的平衡点没有建立,他们需要在老师及家长的引导下,打破以前那种一直很优秀的错误认知,学会自我调整及重新定位,只有领悟这点,她才能有决心与勇气走出自卑的泥沼,自信快乐起来。

心理老师第一次辅导小欣时,只是让小欣尽情宣泄出自己不良情绪,并给予无条件的心理关注与尊重,这种宣泄可让小欣获得轻松感,并在交流中让小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通过内心暴露,找到问题的症结。

随后的辅导中,心理老师运用尊重、理解、同感的辅导技艺,让小欣感受到与心理老师之间是平等的,拉近两人的心理距离,再引导她确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为她自我反省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小欣的自卑是与同学的比较中产生的,心理老师引导小欣认识到:一个人如果将注意力总放在别人身上,有时会越比越灰心的,因为他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这样无论她怎样努力,总与别人存在差距;而一个人只有与自己相比时,才会感到自信,因为与自己先前比较,已有很大的进步了。

为了激励小欣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心理老师还与小欣探讨了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目前的挫折:生活遇到挫折总是难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可帮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挫折能培养个体的意志力,心理学家把适度的挫折称为个体成长中的“精神补品”。因为,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每战胜一次挫折,就强化一次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准备,坚强的意志力也就在一次又一次的锤炼中培养出来的。

当小欣面对现状有了正确的认知后,心理老师与她一起分析她目前需要解决的各方面问题,帮她理清学习及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与计划,除此外,还常鼓励她抽出时间主动去接触别人,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逐渐融入新的集体中去。

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两个月后的小欣不再迷茫与孤独,她走出自卑的泥沼,想方设法改进学习方法,主动向同学与老师寻求帮助,将与同学的差距当成学习动力,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这个案例中,心理老师首先帮助小欣宣泄她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在此基础上与她进一步探讨,纠正她不合理的认知,使她学会通过自己比较来提高自信,并辩证地看待她所面对的挫折,最后,还依据她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具体困难制定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让她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感受心得】

买这本书后,这是我首先翻看的一个案例,因为儿子去年初上高一时,也遭遇小欣同样的痛苦,儿子的痛苦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也让我着实痛苦了一段日子。

看了此案例才知道,产生“新生适应不良”的孩子,大多是由于家庭照顾达多赞成的,孩子对自我的定位、环境的改变缺乏正确的认知,加上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就会应付不过来,高中的孩子更注重同伴的认可,但融入新的环境时,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即渴望交流沟通又表现得非常自我,这种矛盾的心理,造成人际关系的重重困难,学业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又拉得太大,孩子心理难以承受,自然会郁结于心,这种情绪郁结于心,对学习生活自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小欣是幸运的,她在痛苦中知道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而我家小子,却是调班后才走出那份情绪的阴影。

事实上,像小欣这种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很多,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新的生活呢?

这也是今天玮的妈妈打电话向我咨询的问题。那天,我与玮及玮的父母聊了许多,玮先在二中的初中部读书,现在将去外校读高中,玮这个假期在其它中心培优数学,主要是针对初高中衔接的内容,玮对自己培优的内容没有底,就与父母一起来向我咨询上高中要注意什么?回想起儿子及邻家女孩刚上高中所面临的困惑,我告诉玮要关注这几点:

一、学习要有自主性,初高中老师的教学模式迥乎不同,二初的老师将学生的时间规划得滴水不漏,学习上都是老师规定死的任务,老师将学生盯得很紧,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就OK了,但高中比初中学习有更高要求了,学科难度将加大,综合性更强,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老师在引导学习内容时,布置的作业量可能会不多,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甚至是超前学习。

二、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不要将高中的师生关系与初中的进行比较,要尽量展示自己独特的风彩,结交与自己性情相投、积极向上的好朋友,这样,就算在高中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也有了能倾述理解的对象。

三、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模式,从二初紧锢的教学模式中一下子过渡到外校那种轻松的学习模式,会感到无所施从,要学会给自己加压加量,不能指望老师亦步亦趋来指导,让自己逐步适应外校的高中的学习节奏,学习讲究时效性,休闲也要怡心养性,多读课外书,多思考,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自己的视野。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赖以生存的客观现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的内在环境变化的适应。适应越快越主动,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适应越慢、越被动,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如果适应能力很差,以致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内外环境,就会导致心理失常。

——傅安球《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

 

[附] 心理学的“面质”与我们生活中的“质问”区别在哪儿?

专家告诉我们,心理学的“面质”与我们生活中的质问是有区别的,这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1.心理学的面质必须以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基础,以充分接纳来访者为前提。

因为面质所涉及的问题对来访者可能具有刺激性的,或者有一定程度的威胁,这就可能会伤害来访者的自尊心,甚至导致危机的出现,有了良好的辅导关系,来访者在理智上就不会把面质理解成平时师长对他那种居高临下的质问了。

这就是说,只有充分接纳来访者,教师才有可能在面质中充满关怀,充满理解和真诚,降低或避免面质可能造成的伤害。

2.面质要有事实根据,事件必须具体、明确。

使用面质前,辅导老师必须仔细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充分把握各种信息,明确来访者的差异与矛盾之处,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事实不充分或者不明显时使用面质,就容易给对方造成“小题大作”“故意找茬儿”的误解,从而影响到辅导的效果。

也就是说,教师要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冲突之处,面质让来访者心服口服。

3.面质要用尝试、试探的态度和语气进行。

用尝试、试探的态度进行面质,会给来访者留有余地,使他在心理上容易接受,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辅导老师说“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你好像把责任都推给了他,自己是不是在这整个事件中一点儿责任都没有?”以这种语气面质,就比“我认为你在这个事件中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这种语气委婉得多,因而使来访者更容易接受。

这就是说,当来访者以各种借口进行搪塞或者拒不承认时,辅导老师不要与之争论,应该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寻找机会进行下一次的面质,

4.面质不宜一步到位,而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

辅导老师即便充分地发现来访者心理上存在的矛盾或误区之后,也不可能一下子指出他的矛盾所在,否则会令来访者措手不及,甚至产生防御心理,矢口进行否认。如果循序渐进,如层层剥笋一样令来访者逐步接受,最后的面质才能水到渠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来访者表达的20句话,节选下来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他什么都不愿意做——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中生自卑心理与辅导
心理咨询师的“放空”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案例主题291:感觉男朋友不关心我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18~β毒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