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列慈: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探讨

发《基础教育参考》11月刊 

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探讨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    徐列慈      邮编:445000

      摘要:爱国情怀、爱国思想、爱国意识是每一位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感情之一,其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积极人生态度培养、自我成长夙愿的实现,都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而且,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之中,涉及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课文、诗词、话题、案例也比较丰富。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至不同教学环节、各类教育活动、诸多教学形式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爱国主义教育的涤荡,进而以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欲望去践行爱国主义的诸多要求,将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与自身发展成长需要紧密关联起来,更好实现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新课改理念

      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爱国,这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是我们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一袋新人。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充分运用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榜样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古时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未成年人可塑造性、模仿性强,情绪化明显,容易爱屋及乌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老师处于:教师其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最直观最富有教育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教师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的意识,自觉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教育应以育人为本,教师要善于和乐于与学生交朋友、谈知心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真正做到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

      二、巧妙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资源,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借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比较宽泛、多元、丰富,其可以衍射至学生日常生活、认知发展的各个层面。教师应该加强对这些必要性、鲜活性教材资源的充分开掘和有效利用,以促使学生在充分融入其中,以饱满热情、浓厚兴趣感知、体悟、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与思想情感。一是加强对教材精美诗词的解读和赏析,尤其对于一些蕴含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诗词,教师更要加强教育、分析、引导,让学生自主体味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获得思想的陶冶与涤荡。二是加强对教材优美课文的探析与解剖,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展示祖国秀美山川、叙写祖国独特风光的课文着重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从感知祖国之美景好事,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于祖国的深深热爱。随着教师对教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学生可供借助、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也将更加生动、真实、鲜活,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自会逐步得到增强和提升。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桂林柔美山水的《桂林山水》,描写内蒙古牧区风光的《草原》,描写宝岛风光的《日月潭》等课文,将华夏大地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丰富物产、优美风景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予以真切展示,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于潜意识间激发了学生对于祖国大美河山的无限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课文题材、内容、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有效利用语文阅读课堂,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时,可以将涉及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历史名人的人生历程,领袖人物的亲民行动等阅读内容整合起来,并以爱国主义主题阅读教学的方式予以呈现,使学生带着真情实感来感知不同人物形象的高大、精神的可贵,为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效能落实而给予铺垫。一方面,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该加强对不同阅读内容的整合、阅读资源的关联、阅读知识的优化,让学生通过对同类课文、诗词的阅读,于内心深处树立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崇敬感,进而在逐步感染与熏陶中塑造其爱国主义品质。另一方面,在阅读引导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媒介资源、网络素材、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将阅读内容转换为更加真实、形象的辅助阅读视频、图画、音频、微课等,让学生在可视化、交互性阅读体验生态内理解课文思想和情感,并将阅读之中获得的爱国主义教育体验上升至思想和情感高度,达到不断锤炼、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吃水不忘挖井人》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以小见大的描绘中体悟毛主席的爱民之情;通过《一夜的工作》阅读引领,让学生在阅读中从普通人视角了解周总理的工作状态,产生对于周总理的爱戴之情与崇敬之情;利用《再见了,亲人》阅读驱动,让学生深刻领悟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鱼水深情。

      四、通过富有诱惑性的语言魅力,加深学生爱国主义的内心感受

      1.从身边开始,认识祖国的可爱,获取作文题材

      我们通过引导孩子们认真的观察周围的生活,在生活中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感,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作文课上。首先,以爱家乡为教育基点,因为爱国的情怀就来源于爱家乡的田野,爱家乡的路,爱家乡的山。因为这是祖国的一角,是儿童最早认识的世界。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的实验班在低年级时,老师就带儿童登高望远,通过认识东南西北,观赏家乡的全貌,初步感受我们的家乡真美,然后以此为题进行口头作文,中年级时,通过春游家乡的风景区和新村建设,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并作题为《邀请》的习作训练,高年级时,需带领儿童散步在家乡河畔,攀登在秀丽在青山上,站在山岗上,阅览山下浩浩长江滚滚东流的雄伟气势,获得家乡青山及绿水的多种题材。

     2.教与方式,对祖国热爱做出表达,深入内心的感受,自然加深体会,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合理的进行语言训练,儿童获得的感受会比较深刻加深,认知也会更加清楚。儿童在面对爱国主义题材的作文作业时,如果有强烈的想法,就让他们尽情的表达,他们爱国的感受会愈加的浓烈,该类主题的作文,需要儿童熟练的掌握抒情、描述、评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但小学生是经过记叙与描写相关事物的,来表述对祖国的喜爱。所以,在方法上,需重点在层次、方位等描写或记叙事物中开展想象这几方面加以引导。 适当的指点,引导儿童掌握一些方法,他们心里想的,会说了,甚至说得不错,不仅加深了内心感受,而且还会从创造的愉快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激起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 在教授作文时,将获得写作的题材,表达欲望及感想与教导儿童热爱祖国,激发情感的心理进行有机的综合,在习作教育的同时也兼顾了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比比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在爱国主义的不断熏陶和感染下,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我们就一定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出一代代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80.

         [2]韩伟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19(19):28-29.

         [3]巫秋.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41.

         [4]佳明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38-1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