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园园:语文教学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幸福》教育科学版12月出刊 

       语文教学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课堂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张园园    邮编:124100

     摘要: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跟随历史的车轮走过了华夏盛世,记载了大唐盛世也记录了诗人的壮志,也承载着王朝的没落和诗人的哀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代诗歌成为了了解传统文化,提升知识涵养,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诵读、评析、理解提高思维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正是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   核心素养   真正取向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大进步。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因循守旧,固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愿加以变通;部分教师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片面地让学生进行背诵,课堂的进行多半以教师提问和学生背诵为主,教师针对古诗文进行的讲解少之又少……总而言之,这种纯粹应付考试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样也不利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而,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改理念,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

      一、熟练运用教材,形成古代诗歌必要的知识储备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几十首古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出自于不同作者,风格迥异却尽显中华诗词之美。提高古诗词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要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古诗词知识储备。要帮助学生读题目,明题材;读作者,明风格;读内容,悟情感。要达到这一效果,一要强化古诗词音韵知识教学。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很强,但真正细究起来,很少有人能说出其音韵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古诗词的格律要素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了解音韵知识,掌握平仄格律,知其所以然,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意境和韵味。二要强化古诗词语言知识教学。古诗词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在古诗词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非常有讲究、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不同的语言技巧,让学生体会其深层涵义和艺术效果。三要强化古诗词语言运用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外,还应引导学生将习得的语言知识付诸实践。[2]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通过有效诗歌讲解,给学生传递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在带领同学们进行高中古诗文的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不加讲解而去一味地强调背诵。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首先自己应该把课本上的内容研究清楚,然后将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尽到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课本内容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来为同学们进行一个课本内容的有效讲解,从而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核心素养的指向[3]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内容的准备:首先,带领同学们了解本文作者陶渊明生存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为同学们勾勒一个大的背景环境;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进行文章的诵读和分析,帮助同学们掌握分析古诗文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来帮助同学们理解这篇古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价值观。在同学们对这篇古文有了大概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去让同学们进行原文的背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而且也能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努力方向,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帮助。

      三、通过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和情趣

      美育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健康的审美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古诗词中美的内涵十分丰富,有哲学思想之美、山川灵秀之美、语言意境之美,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和情趣。一要鉴赏丰富的诗词意象。无论是什么诗词,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作者都会利用意象去传递情感体验,表达审美倾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联想,去体会诗词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阴》,教师应重点赏析西风、黄花这些意象,并介绍重阳节赏菊饮酒的风俗,使学生理解李清照触景生情、思念亲人的所思所想。二要鉴赏韵味无穷的意境。意境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审美空间,古人创作时十分重视意境的营造,因为意象是有限的,而由意象构成的意境则可情景结合、虚实相生,带领读者心游万壑。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细读意象的基础上品味意境,教给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还原作者从意象到意境的情感倾注过程,再结合个人的想象和联想再现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意识、使命意识

        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内在精神力量都蕴藏在其民族文化之中。[3]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底蕴。要在诗词教学中注重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积极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使学生从其中汲取高质量的文化内容。例如《离骚》的教学中,要体现屈原对于楚国的深切情怀以及他在政治上被驱逐后导致其空有一腔热血而无处施展的悲愤之情。这与古代许多优秀诗人的爱国情怀相近相通,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展现的人生抱负。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将知识内容进行串联,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传承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还有苏轼的《定风波》中,作者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不懈追求的精神、辛弃疾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虽壮志难酬、但清高孤傲的品格等等这些诗人优秀的人格品质和传统文化魅力,应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刻认识和理解,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意识、使命意识。

      五、诗歌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

        古诗词的创作是从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出发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古诗词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地获得审美上的愉悦。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古诗词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相结合,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
       
比如,在学习《登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次失意的经历为线索,写一段话,让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和作品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将悠远的文字和现实的感受相结合,感受古诗词给生活带来的蕴意。教师一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使用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历,使学生在看到相似的情景时可以联想到相关的古诗词,感受古诗词学习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教师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同学们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趣味竞赛来提升同学们的文学素养;通过有效讲解来提升同学们的核心素养,以此来帮助同学们减小学习阻力,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古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古诗歌的语言、内容、情感、意境等充分解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最终逐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让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全面落实新课改的真正取向。

       参考文献:
       [1]
孙美霞.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的价值取向[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42.
       [2]
谭丽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36):262.
       [3]
杜明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取向[J].语文课内外,2018,(34):1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高中生古诗词自主鉴赏能力
樊新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应该怎么教
例谈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课堂落地(转)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词文本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