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师生,一个应该永远被铭记的群体

他们本是优秀的璞玉,却做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石。

——题记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原创文章,转载请加微信mingzhu786联系授权。

 01 

对中师生,我一直心怀敬意。

因为,自己当年初中毕业时,也曾在第一志愿报考了中师,只是因为分数不够,而没有考上。

换句话说,是因为我没有那些中师生优秀,才上了高中,读了本科。

现在总是说初始学历歧视,一个本科非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也总是被人看不起。

而只要本科上了名校,就一辈子脸上有光,因为,初始学历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从这个逻辑上讲,其实最有资格进行学历歧视的,是中师生。

他们绝对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素质最高的群体,其实力不下于现在的985211

要知道,当时中师的录取率,要远低于现在的985院校。

放到今天,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02 

不过遗憾的是,在学历的鄙视链中,中师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他们的中师学历不但没有为他们赢得骄傲,反而还处处受到鄙视。

随着大学的扩招乃至渐渐普及,他们成了学校中学历最低的群体。

评职也罢,提拔也罢,仅仅拥有中专学历的他们往往会处于劣势的地位。

为了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走上在职进修之路,从专科到本科,重新走那些读高中的同学一步就迈过的路。

他们本是最有资格炫耀初始学历的人,结果却是深受学历之苦,学历成了他们永远的痛。

 03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做出成绩。

他们虽然没有读过高中,但他们在中师接受了良好的全科教育,毕业之后,又几乎通过一边自学一边教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了各个学校的骨干。

这些人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比后来的本科生不差,甚至更强。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当上了基层的教导主任、校长,更多的则是一直站在三尺讲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他们本是优秀的璞玉,却做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石。

 04 

他们当中太多的人,在报考中师的时候,还不知道师范的意义何在,他们只知道考上了,就可以跳出了农门,拥有城镇户口,吃上“商品粮”。

在那个城乡二元制的时代,能有一个城镇户口、一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基本上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终极追求。

于是,那些本有可能考上更好大学的优秀少年,懵懵懂懂上了中师,然后上学、就业,一干就是一辈子。

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一生只能生活在基层,做着最普通的工作,过着最普通的日子。

 05 

不过,我并不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活得很悲情。

他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实现了绝大多数国人当时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梦想,也享受了随之而来的荣耀和满足。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变革,他们曾经得到的东西,含金量越来越低,甚至几近于零。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较大的跨越。

即使以今天的视角审视,也是如此。

他们比父辈的社会地位更高,给下一代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正在通过渐进的方式向上流动。

他们在整个社会前进的洪流中,经历过苦难,也享受过体制的优待,奉献了火红的青春,也改变了自身的境遇。

也许,他们拥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却没能考大学,没有登上更好的平台,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是他们人生的遗憾。

但谁又能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呢!

虽然他们大多籍籍无名,但他们撑起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大半边天空,这是不可磨灭的功绩!

 06 

如今,他们大多韶华已逝,最早的一批中师生,已经渐渐开始离开讲台。

仍然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也都已经渐生华发,属于他们的时代,正在远去。

但我们不应忘记,在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历史中,曾经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在教育的荒原上付出了青春年华,播撒了知识的种子,最终收获春色满园!

中师生,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多篇文章创造千万级阅读。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讲台上,有一群老师的学历是“中师”
一代中师生,向你们致敬!| 深呼吸
中师生纪念,不能止步于线上
中师去哪儿了
当年中师生, 开始退休了
我是一名中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