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成“专业”还需冷思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龚鹏程

 

    教育部日前表示,在明年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设国学专业其实是个老话题,缘起是一些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招收本科学生,施以国学教养内容,但毕业后学生却拿不到国学专业文凭,因为“国学”尚未纳入教育部之学科建制架构中。因此各大学不断向教育部申诉,要求能将“国学”列为学科;其间也有不少学者撰文或结合媒体做呼吁。延宕迄今,几乎十年,终获通过,可说是迟来的喜讯。

 

    而多年争取,如今才得落实,则是因大气候大环境有了变化。当年各大学设立国学院,只是学术团体的孤明先发,不但社会上还多疑虑,就是学界内部也不乏争议。如今,传统文化明显升温,且应让它走进校园,大抵已成广泛共识,不少还落实为国家政策。同时,需求面也不一样了。依教育部先前发布的纲要,传统文化要成为中小学之课程,可是师资在哪?教材又在哪?有媒体报道:全国欠缺书法教师50万名,近来又言全国尚缺国学教师200万名。可见需才孔急矣!

 

    然而临渴掘井虽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却不能不审慎为之。原因很简单:一,教师缺口客观存在,但本科才开始招生,四年后才能有毕业生,远水解不了近渴。二,若要有足够生力军投入市场,则须有多少大学开设国学本科?究竟又有多少大学具有这种教学实力?三,为了市场需要、政策需求,强令一大批没实力开设国学专业的大学招生施教,恐怕只会弄出更大一堆滥竽。四,一窝蜂开设国学专业的结果,将是短期内人力爆棚,导致失业。过去有无数这样的例子,所谓热门科系,读出来却很难找得到工作。

 

    大学教育是对人的培养,不能沦为职场技工的训练;国学尤其重在成己成德,不是知识性技术性的。因此,笔者赞成大学开设国学本科专业,但应跟供应中小学的国学师资分开来。中小学应教授之国学内容相对浅显,让现有教师调整知识结构、补充国学常识、提供相关资料,应对目前所需应该问题不大。大学中的国学教育则是另一回事,当有更深邃的理想和意义。

 

    什么理想和意义:一,是为打破专业、通贯统合之所需。大学之所以设立国学专业、中小学之所以缺乏国学师资,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文、史、哲、政、经、法各科均已专业分化太甚,缺乏能统合、通贯理解国学之人才。由这个意义说,国学专业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瓦解专业的。将来国学专业之教育,若还是走求专的老路,难免沦为笑话。二,国学成为学科,突破了教育部的学科设置框架,固然不容易。但由国学争取学科这件事,是不是也能让我们想想:大学是不是必须有固定的学科架构?这架构能不能由学校自己确定,或由大学自己依学术发展情况而动态调整?希望国学争取学科设立一事,能成为大学学科自主的重要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争鸣】国学成为大学学科:必须打破专业化才能培养通才|龚鹏程
龚鹏程:为什么国学教育不能专业化?
中小学创新教育平台,3D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创新设计(3D创意大赛)
明年高校将增国学本科专业 教师全国缺口百万
国学教师全国缺口百万明年高校将增国学本科专业
新高考、老高考,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学科和专业!你可知道教育部认证过的专业和学科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