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洲 谈谈唐诗三百首
谈谈唐诗三百首 [读书笔记] 文/乐洲 本文是对《唐诗三百首》的介绍性文章。原是为社区文学爱好者作的一次讲座的讲稿。

谈谈《唐诗三百首》
【据朱自清《指导大概》一文组稿】
乐洲
为了讲述的方便,把整个内容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概况与体式
第二部分,修辞与作家

第一部分 概况与体式
一、唐诗三百首的编者与编订年份
1、本书编者: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江苏省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辛未年,公元1751年】进士。
2、编订年份:原书之卷首有《题辞》,末尾记着“时乾隆癸未年春日,蘅塘退士题。”乾隆癸未年,是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离开我们已经接近250年了】
二、编选唐诗三百首的要旨
编者在《题辞》中说明是为了编一本更适合儿童学习的选本,为了弥补当时流行的《千家诗》的不足。他认为,《千家诗》所选诗歌工拙莫辨,诗体只有五言七言的律诗与绝句,又将唐诗宋诗混编。于是,作者——
“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三、唐诗三百首的体例与选篇分类
1、体例:唐诗三百首是按照诗歌体式编的。就是按照古体诗的五言、七言,律诗的五言、七言,绝句的五言、七言以及各体中的乐府诗分类编排的。
2、分类选诗的情况:
五言古诗 33首
乐府 7首 以上第 1 卷
七言古诗 28首 第2、3卷
乐府 14首 第 4 卷
五言律诗 80首 第 5 卷
七言律诗 50首
乐府 1首 以上第 6 卷
五言绝句 29首
乐府 8首 以上第 7 卷
七言绝句 51首
乐府 9首 以上第 8 卷
共计 310首 分为 8 卷
3、选编310首,不是偶然的。编者在追随《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选集,据说后来经过孔子删削,成为儒家经典。《诗经》一般说有300篇,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个三百,真像唐诗三百首,说的是概数。《诗经》实际上有305篇,还有6篇,有题目,没有作品,合起来是311篇。这个蘅塘退士不明说选了310首的用心。其实目标很高,有点经典意识。一本断代的诗选,选300篇是便于流传的。他实际上实现了愿望。现在唐诗三百首比起诗经300篇要有名,更有群众性。
4、唐诗三百首的选篇数目,反映了唐诗各种体式发展的情况
五言古诗与乐府40首,七言古诗与乐府42首,基本对等。
五言律诗80首,超过七言律诗与乐府的51首,唐代诗人五律作的多,七律作的少。
七言绝句与乐府60首,超出五言绝句与乐府37首,也反映了唐诗七绝多于五绝。
四、关于诗歌的体式
1、从上面的编选分类来看,唐诗三百首在形式上包括这样几种体式:古诗、律诗、绝句。
2、再从每句几个字分为五言与七言。这样,就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体式。唐代将律诗与绝句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因为律诗与绝句是到唐代才完善的格律诗。而将原有的五七言诗,称为“古体诗”。
【当然,古体诗,还包括四言诗,杂言诗、骚体诗等。
像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每句四个字,就是四言诗。
杂言诗就是每句句子字数参差的诗;像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里的句子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极尽变化之能事)
而像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骚体诗】
3、还有就是“乐府”。乐府不是从形式上分出的类别,而是从题材与作风上分出来以区别于一般诗歌的。唐代的乐府诗从形式上考察,可以归入不同体式,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很慎重,将乐府分到各种形式中去:
五言古诗有乐府 7首
七言古诗有乐府 14首
七言律诗有乐府 1首
五言绝句有乐府 8首
七言绝句有乐府 9首
共计选编乐府诗 39首
唐代诗人除了自己独创写新乐府以外【如白居易《卖炭翁》是写的新乐府】,往往借用汉代乐府诗的旧题写当代情怀,像李白《行路难》,题目是汉乐府旧题,唐代以前,写行路难的很多,如南朝宋的鲍照就有18首行路难,李白共有三首行路难。
39首中,典型的乐府古题还有:塞上曲,塞下曲,关山月,长干行,游子吟,燕歌行、从军行、长相思、将qiang进酒、独不见、江南曲、玉阶怨、秋夜曲、长信怨等等。唐代诗人写乐府古题的诗在形式上是遵照唐代已经完善的律诗或绝句的格律来写的,所以蘅塘退士把这些诗归入到不同的律诗或绝句中。像王昌龄的《长信怨》,旧题就是写汉代长信宫中宫女的哀怨的,王昌龄用七言绝句写,句句符合绝句的格律。像孟郊的《游子吟》,也是乐府旧题,孟郊这一首归入五言古诗,因为只有五言六句,不是8句的律诗,也不是4句的绝句。六句恰到好处,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题目历代诗人,一直到清代诗人,不断有人写。如南宋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就是很有名的诗。
五、五言古诗与七言古诗
1、古诗的句数:
不论五言古诗还是七言古诗,每首诗的句数不限。
唐诗三百首中有很短的古诗,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只有4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孟郊《游子吟》只有6句。但是,白居易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长恨歌》竟有120个七言句。
2、每句的字数:
一般说来,每句五个字,叫做五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叫做七言古诗;每句字数参差的,叫做杂言诗。
但是唐诗三百首没有分出杂言诗,凡是七言句子中还夹着长短句的,一律归并入“七言古诗”。像李白《庐山谣》开头几句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只有两句是七言的,五言倒有四句,也算七言古诗。又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也是杂以长短句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笑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也归入七言古诗。最不合理的是整首诗没有一句是七言的,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两句五言,两句六言,也归入七言古诗。
3、古体诗的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比较自由:A、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句押韵;B、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C、可以全首诗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对照近体诗:A、只有隔句押韵,没有句句押韵;B、基本上押平声韵;C、不可以换韵】
举些例子——
韵脚的安排,除了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外,往往在第二、四、六等偶数句子末尾押韵。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首句没有押韵,在二、四、六句句末押韵:“衣”“归”“晖”。——这是隔句押韵,也是一韵到底。
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第二、四句句末押韵:“者zha、下xia”。——这是隔句押韵,也是一韵到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开头八句: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八句,可以作多方面的例子。首先,八句用了三种不同的韵:“洲求iou”,平声韵;“姥睹u”,仄声韵;“横城倾eng\ing”,又是平声韵。——这就是换韵,换韵方式是平声韵与仄声韵相间。其次,第一两句,是句句押韵;第三四句也是句句押韵;第五六七八句是首句押韵兼隔句押韵。再次,句子长短,有五言,有七言,就归入七言古诗。最后,古诗不一定要求对偶,但是李白在长短句中求整齐,第一二句同第三四句组成对偶,在参差的句子中,取得一种整齐美。妙极!
假如读长诗,如白居易《长恨歌》,最要注意换韵,在换韵中显出结构层次的转换,例如:从杨贵妃得宠到安禄山造反,有这些句子——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缦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里一共14句,换了四种韵:“人身春en\un”平声真韵;“土户土u”仄声虞韵;“云闻un\en”又是平声真韵;“竹足曲u”入声【仄声】屋韵。
四种韵,四个层次:1、杨贵妃得到专宠;2、杨家门户光彩,改变世人重男轻女的观念;3-4从皇帝与贵妃之欢乐极致一下子跌落到安史之乱的灾难。【注意:“缓歌缦舞凝丝竹”两句,意义与声韵都是过渡的,急转直下的,入声之“竹”“足”连到“曲”,显出一种急管繁弦的紧张。】

六、律诗
1、 律诗的句数:每首律诗必须8句。每句五个字,叫做五言律诗,
全诗共40个字;每句七个字,叫做七言律诗,每诗共56个字。
律诗两句称为一联。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2、 律诗的押韵: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换韵。首句
或押韵,或不押韵;其余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所以律诗韵脚有4处或5处。
3、律诗的对仗:律诗的颔联,必须对偶;律诗的颈联,也必须对偶。律诗的对偶句称为“对仗”。一首律诗至少有两处对仗。至于首联与尾联,不要求对仗。但是唐诗中有些律诗有三联或四联都对仗的。
4、律诗的平仄:这在欣赏方面比较容易体会,你只要朗读一下,就大致可以体会平仄相互交替,产生音节节奏的美感。如:杜甫《春望》写安史之乱中诗人的悲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sao更短,浑欲不胜簪。”如果创作律诗,就要记住格律。这里不能深入谈平仄,要搞懂,要花很多时间。我这里只讲一种五律与七律的平仄要求。【旁边各列出一首具体的诗】
五律 五律 春望【杜甫】
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 感时花溅泪
仄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仄 烽火连三月
平平仄仄平 家书抵万金
平平平仄仄 白头搔更短
仄仄仄平平 浑欲不胜簪





七律 卢纶《晚次鄂州》【鄂州乃今武昌,离汉阳还远,归心如箭】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云开远见汉阳城
仄仄平平仄仄平 犹是孤帆一日程
仄仄平平平仄仄 估客昼眠知浪静
平平仄仄仄平平 舟人夜语觉潮生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三湘愁鬓逢秋色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归心对月明
仄仄平平平仄仄 旧业已随征战尽
平平仄仄仄平平 更堪江上鼓鼙声
【写兵难中背井离乡、颠沛奔波之苦,情真而意切,故不待雕琢,自出佳句。】
【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飘零于江湘之间,国难家愁,已染成
我两鬓星霜,刚巧又正值这肃杀的秋天,这一怀愁绪怎生了结!离家万里,欲归不能,这一片乡情,只能托与夭上的明月。】
七、绝句
1、 绝句的句数:每首绝句必须4句。每句五个字,叫做五言绝句,
全诗共20个字;每句七个字,叫做七言绝句,每诗共28个字。
2、 绝句的押韵:绝句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换韵。首句
或押韵,或不押韵;其余第二、四句必须押韵。所以绝句韵脚有2处或3处。
3、 绝句的对仗:绝句可以有对仗,也可以不必对仗。但是有一种
说法是绝句截取律诗之一半而成。
这样绝句之四句可以有这样的关系——
A、 如果截取律诗前面四句,则一二句不对仗,三四句对仗;
【李白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顾况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娥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B、 如果截取律诗中间四句,则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也对仗;
【王之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C、 如果截取律诗后面四句,则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 如果截取律诗首联尾联,则一二句不对仗,三四句也不对仗。
【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实际上,第四种情况最多,所以截取律诗之说未必准确。
4、绝句的平仄:
像律诗一样,这里也对五绝和七绝各举一种平仄格式,在格式旁边列出一首诗——
五绝 王之涣 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尽,
平平仄仄平(韵) 黄河入海流。
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
仄仄仄平平(韵) 更上一层楼。

七绝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仄仄平平平仄仄 独在异乡为异客,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每逢佳节倍思亲。
平平仄仄平平仄 遥知兄弟登高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举的例子都是首句不入韵的。七绝首句入韵比较多,再举一种首句入韵的格律——



七绝 李商隐 夜雨寄北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君问归期未有期,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巴山夜雨涨秋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二部分,修辞与作家

一、 修辞之一:诗中比喻和用典
朱自清将典故称为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把就用眼前事物作
的比喻叫做事物的比喻。诗歌靠了这三种比喻,使诗意含蓄,诗意多义,让诗歌有了暗示的力量。
1、 事物的比喻:
事物的比喻有一句之内、几句之内和全篇的比喻。例如:
天边树若荠。【五古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的树像荠菜,形容山高树小。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延洄安得住!【五古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世事像波上之船,形容惜别难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七古 白居易 琵琶行】——句句比喻琵琶演奏之音乐美:高而急、低而缓、明快、幽涩。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如
时无?【七绝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全诗是一个比喻。新嫁娘问新郎画眉深浅时尚吗,比喻自己向张水部张籍的献诗是否合适:应试是否对路。
全诗比喻的作品还可以举骆宾王五律在狱咏蝉、杜甫七古古柏行等。
2、 用典: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
读诗最怕诗人引经据典。古书读得多,可以自己解决理解上的难点。但是一般读者,就要靠有注释的《唐诗三百首》。这里举一个典型的历史比喻的例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七绝 赤壁】——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大家还比较熟悉。但是由陈婉俊作注解的《唐诗三百首》对这首诗的注解还是很详细:1、赤壁,注解地理知识,注解赤壁之战,注解周瑜用东风烧曹操战舰。2、铜雀,注解曹操作铜雀台,作为音乐歌舞享乐之地。3、二乔,注解乔公两个女儿都是天香国色,一嫁孙策,一嫁周瑜。——如果不知道这些,这首诗便难以理解。这种怀古诗,必须以历史故事作为主要内容。赤壁之战到唐代杜牧的年代,已经经历600多年【208年,赤壁之战——杜牧803-852】。长江里打捞上来赤壁之战的武器,作者触发诗思,想到周瑜火攻如果没有东风,那就曹操胜利,二乔会被曹操掳走,去铜雀台受辱。
再举一个神仙比喻的例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
重来?——【李商隐 七绝 瑶池】——这里有一组神仙故事。涉及:瑶池,瑶池阿母,黄竹歌声,八匹骏马,穆王。这是道教故事。《穆天子传》记载穆天子【穆王】有八匹骏马。一次打猎到了黄竹这地方,天降雨雪,有人冻死,穆王作诗三章哀悼,第一句“我徂cu黄竹”,所以这首歌叫“黄竹歌”,是首哀歌。又有《太平广记》载西王母的故事,她的居处有九层宫室,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列子》又将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撮合在一起:穆王肆意远游,乘八骏之车到西王母这里作客,在瑶池喝酒。诗歌讽刺道家故事,西王母怎么听得了黄竹歌声动地哀,而等不来有快马代步的穆王啊?
二、 修辞之二:倒装的句式
诗歌有时为了增强语气,或者照顾到平仄和押韵,把句子倒装。
不明倒装,往往就读不通。这里举一些例子: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五律 王维 山居秋暝】——浣女归,
渔舟下。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五律 杜牧 旅宿】——侵晓归,隔
年到。
东门酤酒饮我曹。【七古 李颀 送陈章甫】——我曹饮。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五律 杜甫 旅夜书怀】——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
幽映每白日。【五律 刘昚虚 阙题】——白日每幽映。
徒劳恨费声。【五律 李商隐 蝉】——费声恨徒劳。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五律 钱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五古 韦应物 夕次盱眙xuyi县】——听钟未眠客,独夜忆秦关。
三、 修辞之三:语气与节奏的调整
诗歌句子受到一句字数的限制,往往要调整语气与节奏。欣赏时
要理顺了节奏与语气才能正确理解。
下面举些例子:
因何不归去,淮上对秋山?【五律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10个字一句。
少陵无人谪仙死。【五古 韩愈 石鼓歌】——少陵死,谪仙死。
百年多是几多时?【七律 元稹 遣悲怀】——百年多,究竟是多少时间?
云中君不见。【五律 马戴 楚江怀古】——云中君 不见,不见 云中君。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七律 杜甫 宿府】——52,52。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七律 杜甫 阁夜】——52,52。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七绝 无名氏 杂诗】——1213,1213。
四、唐诗三百首的题材
《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多面,分配又匀称,没有单调和琐屑的弊病。
只是题材的项目却多是汉魏六朝诗里所已有。写音乐图画似乎是新的。题材标目——音乐 绘画 出处【仕君行道之儒家思想,隐居归田之道家思想】 相思 离别 慈幼 慕亲 友爱 咏古 纪时 朝会 宫词 边塞 从军 【悯边塞苦寒,讥穷兵黩武】 应酬【酬应】……
五、唐诗分期
明代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四期,至今被沿用:
初唐时期【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唐玄宗开元初713-】约100年
盛唐时期【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唐代宗大暦初766-】50多年
中唐时期【唐代宗大暦元年766至唐文宗太和九年835】70年。
晚唐时期【唐文宗开成元年836至唐昭宗天祐三年906】80年。
1、 初唐诗——齐梁影响后续。艳情、风云月露。讲究声律对偶,
确立律诗体制。陈子昂复古,扩大诗的境界。本书选不到10家。
2、 盛唐诗——李杜王孟各有所长。本书选20多家。
3、 中唐诗——韦应物 柳宗元 韩愈 贾岛 元稹 白居易一时名家
也不少。本书选20多家。
4、 晚唐诗——近体诗精致。小李杜,温庭筠。本书选20多家。
全书选唐代诗人77家。初唐不到10家;盛中晚三期各20多家。
六、唐诗三百首入选诗人八大家
唐诗三百首入选诗人77家,其中选诗比较多的是八家:
盛唐四家:李杜王孟;中唐两家:韦、刘;晚唐两家:小李杜。
1、 李 白29首——五古3 乐府3 七古4 乐府5
五律 5 七律1 五绝2 乐府1 七绝2 乐府3
2、 杜 甫39首——五古5 七古5 乐府4 五律10
七律13 五绝1 七绝1
3、 王 维29首——五古5 七乐3 五律9 七律4
五绝5 七绝与乐府3
4、 孟浩然15首——五古3 七古1 五律9 五绝2
5、 韦应物12首——五古7 五律2 七律1 五绝1 七绝1
6、 刘长卿11首——五律5 七律3 五绝3
7、 李商隐24首——七古1 五律5 七律10 五绝1 七绝7
8、 杜 牧10首——五律1 七绝9
七、所谓唐诗压卷之作:
明清两代论诗家推举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共十一首。《唐诗三百首》有其中八首【8/60】:
1、 王 维《渭城曲》(乐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王昌龄《长信怨》(乐府):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3、 王昌龄《出 塞》(乐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 王 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 李 白《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 王之涣《出塞》(乐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 杜 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汀按:朱自清说:这些都用否定语做骨子,所以都比较明快些。又说:这些诗也有所含蓄,可是强调。……不见于本书(指《唐诗三百首》)的三首,一首是强调,二首是弱调。十一首中共有九首强调,可算是大多数。】
【汀按:不见于《唐诗三百首》的三首是:
1、 李白的《游洞庭》: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2、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赫花不自由。
3、 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其实唐人绝句压卷之作,各家说法不同,不止11首也。见附录】

附录:关于唐人绝句之压卷之作参考资料
[网络文章]
最早提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这一问题的是明代的李攀龙。李攀龙为“后七子”领袖,编有《唐诗选》。在《唐诗选》中,李攀龙推王昌龄《出塞》压卷,称为“唐绝第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同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赞同李攀龙之说。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于鳞(李攀龙)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王昌龄)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问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王世贞与李攀龙属同一文学圈子,主张相同,因而最终认可了李攀龙的观点。但王世贞的兄弟王世懋却提出了修正意见。王世懋称:“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艺圃撷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以上三位诗评家的共同看法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当于风格雄壮悲怆之盛唐边塞诗求之。王世懋因难以割爱,推出的“压卷之作”并非一首.遂令后来之“评选”呈复杂化态势。
据王世懋称.李攀龙的观点“以语人,多不服”。明人即有不同意其观点者。《唐诗绝句类选》的辑评者敖英称:“‘秦时明月’一首,用修(王世贞)、于鳞谓唐绝第一,愚谓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李白‘洞庭西望’气概相敌。”① 敖英提出的压卷之作,除王之涣《凉州词》外,还有李白的《游洞庭》: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这一“压卷公案”至清代又生波澜。神韵说主创人王士祯说:“昔李沧溟(李攀龙)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压卷.余以为未允。必欲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王士祯新提出的压卷之作是:

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

沈德潜《说诗啐语》援引王士祯之见,明确表示反对:“愚谓李益之‘回乐烽前’、柳宗元之‘破额山前’、刘禹锡之‘山围故国’、杜牧之‘烟笼寒水’、郑谷之‘扬子江头’,气象虽殊,亦堪接武。”沈德潜之见与上述诗评家完全不同,他提到的五首七绝如下: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赫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沈氏于边塞、怀人、咏史、伤时、送别各列迥出之篇,意谓:不同题材之作,彼此难分轩轾。他指出:“沧溟、凤洲(王世贞)主气,阮亭(王士祯)主神,各自得见。”后七子论诗主“气格”,王士祯论诗主“神韵”,沈德潜论诗主“诗教”,各自属意之名篇自然不同。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又表示不能赞同沈德潜之见:“近沈归愚宗伯亦效举数首以续之,今按其所举杜牧‘烟笼寒水’一首为当... ... 必欲求之,其张潮之‘茨菰叶烂’、张继之‘月落乌啼’、钱起之‘潇湘何事’、韩搁之‘春城无处’,李益之‘边霜昨夜’、刘禹锡之‘二十余年’、李商隐之‘珠箔轻明’,与杜牧《秦淮》之作,可称匹美。”管世铭只赞同被沈德潜《唐诗别裁》推为“绝唱”的《泊秦淮》一首,其余所列7首皆自出心裁: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张潮《江南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李益《听晓角》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

珠箔轻明指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不须看尽鱼龙戏,终谴君王怒偃师。(李商隐《宫妓》)

管世铭的提名其实是沿袭了沈德潜的思路.注意到题材的广泛性。所以写人间爱情的《江南行》、听夜半钟声的《枫桥夜泊》、记民俗风情的《寒食》、寄讽托之意的《宫妓》等,都获得提名。
行文至此,可以作一小结。7位“评委”,皆为一时之选;15名作者,皆为诗坛精英;19篇作品,皆有入选理由。因此,这是一桩难有结论的文学公案。第一,唐诗七绝精华尽见于此.继续提名的空间已经很小。第二.评家眼光各有独到之处,上面大部分作品压于诗卷均有力度。第三,唐代七绝佳作如云.要得出一个人人认同的结论是不可能的。
既然用艺术眼光评判不能得出一致结论,只能退而求助于统计。以作品论,王之涣《凉州词》获三次提名(王世懋、敖英、王士祯),王昌龄《出塞》获两次提名(李攀龙、王世贞),杜牧《泊秦淮》获两次提名(沈德潜、管世铭)。以题材论,则边塞诗(王昌龄《出塞》、王翰《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听晓角》)是7位“评委”无一例外关注的内容。如果一定要从唐人七绝中找出一篇“压卷”力度最大的作品.当于边塞诗求之,当于提名最多者求之。这样,“七绝圣手”王昌龄当屈居其次,王之涣则以“壮采”“深情”之《凉州词》夺取桂冠。这应当是一个多数人认可的结论。有趣的是,“专家评选”和“民意测验”竟然惊人地一致:据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当年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三人在旗亭饮酒听曲.王之涣就是以一曲“黄河远上”一举夺魁的。
兹逢录俞陛云《诗境浅说》之评,作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评委会”之“颁奖词”:
“首二句笔势浩瀚,次句尤佳。再接再厉,有隼立华峰之概。且词为凉州而作,其言万仞山者,凉州之贺兰山脉,远接天山,见地之荒远,故春光不度也。其言一片孤城者,以孤城喻孤客,故羌笛吹怨也。后二句言莽莽山河,本皇恩所不被,犹春光之不度。玉关杨柳,亦同苦春寒,托羌笛以寄愁者.何必错怨杨柳不肯依依向客耶?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 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

①《唐诗绝句类选》的辑评者敖英称:“‘秦时明月’一首,用修(王世贞)、于鳞谓唐绝第一,愚谓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李白‘洞庭西望’气概相敌。’”
——作者在此处注明“用修(王世贞)”,乃常识性错误,用修为杨慎而非王世贞。
附:旗亭画壁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涣之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诸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集异记》

乐洲 2013年3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赶紧收藏!《唐诗三百首》朗读、赏析全集(共313首)
精读《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题辞解读和内容概述
《唐诗三百首》诗作数量排行榜。
《唐诗三百首》究竟有多少首诗?90%的人都不知道?
唐诗三百首:李白PK杜甫,谁才是“大唐第一诗人”?
读《唐诗三百首》几点思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