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十五课 副三和弦的配置与使用
第二十五课   副三和弦的配置与使用
上一课介绍了副三和弦,也讨论了它们与正三和弦的关系,以及和弦之间的连接。现在,我们可使用的和声材料就多了!
我们有本来的三个大三和弦,有终止的   ,有转属调的II7-V,现在再加上三个副三和弦,和声上的素材就多了,音响也就更丰富了。
现在我们要实际的把这些材料配置在乐曲中。
本课特别强调副三和弦的配置,与其前后和弦的连接关系。
在配置和弦之初,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
(1)乐曲的开头是主和弦。
(2)何处是乐句、乐段的终止,该用什么终止式。
(3)视旋律对和弦的显示,以决定其该使用的和弦。
(4)要建立对和弦敏锐的听力,知道和弦的音响,加以选择配置。
现在就用一首诗歌为例,为它加上副三和弦,以配置其和弦。
耶和华是爱  4/ 4拍 改用C大调  以简谱(请自己改写成五线谱)记谱
和弦讨论:( 1 2 3 ……表示小节。)
1 开头是主和弦C,I,这是可以确定的。
2 旋律的音,显示可以是IV(F),也可能是I(C),但当我们学了副三和弦,就要用VI(Am)代I,这是优秀的选择,IV与I的音响均不及VI(Am)漂亮,而且与后方3 的连结,这正是VI的位置。
3 在I-VI之后,该是IV的位置了,旋律是re,当然就是II6代IV的使用了。用II6要比用II(Dm)好。(在喜乐赞美主900首中,用的是Dm,若用Dm(II)其旋律音就与和弦的强拍形成8度,若用II6,(Dm/F)则是6度,是我们所爱的音程。)
4 旋律的mi有两个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主和弦C(I),若选择C(I),我建议 3的3、4拍改成V(G),改成V级后,在3 4 小节就作成不完全复合终止式了,这4小节和弦的进行就是:
但我们却未采用这个,因这是个扩充的乐句,8个小节才是一个乐句。因此,第4就不用终止,而改用III(Em),我们发现III(Em)的音响别致,用III代I。
5 就旋律的显示,此小节可是III,也可是I(C),但当4 用了III,5 就不要再用III了,还有一个原因:5 6 7 8 是后半句的另起,既是另起就再从I(C)开始吧!5 6 进入 7 8 一看既知是前乐句的结尾,既是乐句的结尾,就该用终止式了,此处是用半终止。既然有了这个认知,那就看它是否可能是II7(重属)接V(D7-G),依这样的分析,II7的前方可能使用共同和弦吗?看旋律的显示,它是Am,是C大调的VI = G大调的II。因此,7小节是Am,D7,8 小节是G。
5 从I出发,接入 6 的Dm / F(II6)(6 似乎用G也行,但音响就生硬了,用II6是合宜的。)
7 Am -(接)D7
8 是G,做成重属的半终止。
接下来是后乐句,这是个并行乐句的乐段,因此:
9 10 11 12 13 14 可以与前方1-6小节相同。只是 12 用C(I),13 用Em(III)互相调换也是可以的。
15 16 17该是乐段的结尾了。16 用属7接 17 的C(I),再向前看 15 小节,用II6就与后方连结成为IV(II6)-V7-I,做成不完全复合终止式,使乐段停止在这里。
从 17 的最后一拍开始,就进入第二个乐段(B段)。
18 19 20 21 有两组和弦的选择:比较阳刚明亮的是 18 F 19 C 20 2拍F,2拍G7 21 C。比较柔和的音响是:18 Am 19 Em 20 Am 21 Em。两者均可,请弹奏听听音响,加以决定。在光盘为它决定的是后者。
至于:22 23 24 25 因着这是后乐段的前乐句结尾,因此我们是由 25 的乐句往前推演,25 是个半终止,结束在V,从此向前推演到 24 ,24 的后半正是II7(重属和弦,看看前方可有共同和弦吗?有!24 的前两拍做成G / D,这G / D是本调的    = 新调的   。
现在再向前推演,22 23 ,22 用Am,Em,23 用Am(或用二拍Am,二拍Em)(但我不主张喜乐赞美主上将 23 配置成F与C。因22是本曲的高潮,这高潮用了:Am、Em的小3和弦,而将 23 用明亮阳刚的F、C是不合宜的。)
到这里,配置和弦就都完成了,因后方的 26 - 34 小节是后乐段的后乐句,此曲是个大的二段式,是A A/ B A/,因此,9 — 17(A/ )与 26 — 34(A/ )完全相同。
再来一首,这首《有一位神》与前方的《耶和华是爱》都是新型的创作诗歌,但在新型诗歌中,又是“老歌”,是已问世一段时间,能站住脚的,能流传下来的歌,用它们来作例子是合宜的。
有一位神  用C大调  4 / 4(请自行改写成五线谱)
这是一首A A/ B C两个乐段的二段式,这样分行的写谱,它的构造就一目了然了。
1 开头是主和弦,I,C。
2 其实依照传统的观念,依它的旋律看,还该是I,C。但新型的诗歌不循传统的使用,将它改用III,Em吧!但能不能用VI呢?不能,因旋律的显示不可是VI,Am。VI固然代I,III也代I呀!用III(Em)试试看,你喜欢两小节都用I(C)吗?改用III后,它的效果是我们喜爱的。
3 用IV(F)或用II6(Dm/F)甚至用Dm7 / F(   ),因第 3 小节在地位上该是IV(F)了。I(用代用的VI,III)-该接IV了-再接其后方是V-I,是和弦中规中矩的进行。
4 用V(G)作半终止,这和弦的进行如一条衔接的链子,紧紧相扣。
连下来的 5 6 7 8 是个并行乐句。
5 再从I(C)开始,如前乐句一样的到 6 7。
8 该是乐段的结束了,结束在V(G)作成半终止,乐段的终止经常是用完全终止,或转(属)调终止,但用半终止也是可以的。
从 9 到 16 是后乐段,后乐段的前4小节,9 10 11 12 是与主题对比的乐句,在这里形成一个高潮,是全曲的高潮,我们为其配置的和弦:
(因着光盘所录的进度停在这里,讲义就相随着在此暂停,下一课再继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属之属和弦的使用
重新认识终止式,副三和弦和七和弦
理解了和弦的功能,才能将旋律编配出层次感和呼吸感
海顿《优美的行板》曲式分析
C大调的各种和弦
【干货】乐曲和弦编配的小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