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的自我成长——辞职回家带孩子之我悟
我在孩子两岁多一点时毅然决然辞职回家,只因为孩子的童年不能重来。工作没有了可以再找,钱没有了可以再挣,唯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在孩子一岁之前,我们都无条件的接受她,倾注全部的耐心呵护着这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幼小生命。但当她慢慢长大,我们就开始对她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却没有认真去了解她心里的想法,她到底要什么?在不了解孩子内心却用所谓的家长权威施压给孩子时,你们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很不幸,之前的我就属于这类妈妈。

刚开始回家带孩子时她动不动就撕心裂肺的哭,还能哭很久,孩子的哭闹和老人的埋怨让我这个不合格的妈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于是开始写日记,记下这个时候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哭,而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她情绪好转,改变她过于胆小和没有安全感的状态。在努力观察以及不断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慢慢总结,慢慢悟出了亲子关系如何才能变得更好。就好像找到了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一切都变顺了。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爱笑,每天下班回家听到她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时,心里美的跟蜜一样甜。

整个过程中,我由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面和孩子相处非常融洽,算是作为妈妈这个角色的华丽蜕变吧。虽然学海无涯还需继续努力,虽然我进步的空间还很大,但其中的点滴感悟和心路历程还是想与你分享:

一、要学会爱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谁说我们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肯定跟谁急。但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在孩子看来你并不爱她,就如新加坡电影《 小孩不笨2》里的父母一样!看着这部剧内心一次次被狠狠揪起来,一次次哽咽到不能自已,因为剧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无视和对于爱的错误的表达方式让屏幕前的我着急而无奈。“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剧中一个爸爸临终前才觉悟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孩子,但他只知道自己是从小被打大的,不希望孩子走他的后路,但可悲的是他却用了自己遭受过的同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因为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和表达自己的爱,才导致了后面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成长和回头,这样的代价太沉重。同时,我也在想,如果我是这部电影的编剧,我一定不写这样的结局。一生已经那么苦的一个人,我多么希望他看能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与改变,脸上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二、要有耐心

大家观察下周围的孩子与家长就会发现,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家长,他的孩子肯定很没有安全感,而且表现得不自信、胆小,或者变得叛逆、满不在乎。我有次带孩子去室内儿童游乐园玩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个4多的男孩子,就因为他玩滑梯的时候想从下面爬上去,突然,不知是奶奶还是姥姥的人出来大声的训斥和开骂,言语毫无尊重之意甚至带着羞辱,我被惊到了,于是看着那个孩子,心想他怎么能承受这样的“暴风骤雨”。然而,那个孩子却是一副摇头晃脑满不在乎的表情,边离开滑梯边小声嘀咕说些“爷不在乎”之类的话。他的样子告诉我,这样的情况对他而言肯定是家常便饭。我突然很心痛,为那个孩子,为这个家的家长们。

当孩子的内心感受不到爱只剩惧怕或者满不在乎时,当他的内心没有被满满的爱包裹和滋养时,成人之后自然也很难去学会爱自己和他人。

三、父母自身的成长

台湾作家汪培珽在《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一书中讲到:孩子是来帮助父母成长的!如果你一直在抱怨生活,自然也会抱怨孩子,孩子也会如法炮制。只有当你把自己调到更好的频率里,才能带给孩子更美好的东西,比如高质量的爱,高质量的陪伴。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过: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当你带着孩子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到更大的世界,给她构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思想王国时,孩子也会因你的成长而成为你所希望的样子。

社会上太多的工种都需要我们执证上岗,唯独做父母这么艰巨而伟大的工作却不需做任何培训。生孩子养孩子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准备做父母的你是否做足了准备?而已经为人父母的你,有没有像努力工作般去努力做好父母这个角色?

龙应台说,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

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判断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正常?
养育孩子过程中,并非只是父母的付出和操劳,这样孩子你羡慕吗?
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25招让孩子乖乖听话,妈妈一生省心!(家长必读)
孩子心声:妈妈,别动不动就对我发火好吗?
心理学: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教出“特别懂事”的孩子
为什么吼完孩子,她转眼就忘?不是孩子不长记性,而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