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毛直竖!美惊现数个未被监管的“天花”小瓶
                         科技日报 今天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当地时间16日表示,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默克工厂发现了几个小瓶,瓶上标有“天花”——一种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根除但极其致命的病毒。

但CDC表示,还没有证据表明有人接触过瓶子里的病原体。

可怕的天花病毒“散落在外”?

天花因其在皮肤上引起的特征性麻点而得名,在人类与病毒漫长的斗争史上,这是困扰人类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它造成了无数流行病,据估计,仅在20世纪就有3亿人因它而亡。

1975年美国CDC提供的显微镜下的一组天花病毒。图片来源:弗雷德·墨菲/CDC

通常,感染天花后,症状会在暴露后的12至14天开始出现,高烧、严重的头痛和背痛仅是最初症状,患者随后会出现起泡的皮疹,几周后结痂。可怕的是,通过打喷嚏、咳嗽甚至呼吸,或者通过接触结痂、皮疹水疱中液体甚至只是接触患者的个人物品,天花都可以轻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该病毒也是第一个通过疫苗接种被击退的病毒。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球协调一致的疫苗接种努力下天花被消灭。数据称,在此之前,这种病毒每年感染1500万人,其中约30%的感染者死亡。

美国上一次已知的天花暴发是在1947年;而全世界最后一次的天花暴发,发生于1978年的英国伯明翰——这次是实验室事故,并非正常疫症暴发。

鉴于天花的致命性超强,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号称“高度安全”的实验室储存了它的样本——其中一个在亚特兰大的CDC总部,另一个在俄罗斯科利佐沃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这一举措其实有着相当大的争议性。

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议销毁所有天花病毒样本,不过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坚持反对,故2002年的世界卫生大会同意暂存一小部分的病毒样本作科研用途。

而长期以来,科学界也都有声音担心天花病毒“散落在外”——可能还保留在了其他未被严格监管的地方,存在意外或有意释放的可能性。CDC对此表示,“此类事件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看起来”完好无损

此次,在宾夕法尼亚州进行疫苗研究的设施中,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清理冰箱时偶然发现了标有“天花”的冷冻小瓶——该州卫生部称共发现了15个存在问题的瓶子,其中5瓶的标签上写着“天花”,10瓶标签上写着“牛痘”。

CDC包括其管理合作伙伴和执法部门正在调查此事,一篇报道援引发送给国土安全部领导层的警示称,CDC于随后将这些小瓶运送到了另一个地点进行检测。而小瓶的内容物“看起来”完好无损,CDC补充说。

“发现小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和口罩。我们将在适当时间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

类似的事情2014年也发生了一次。

据CNN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员工曾在校园的储藏室里发现了六瓶“天花”。当时员工正在一个实验室里打包搬家,在一个久未使用的储藏室里,这六瓶“天花”出现了。

报道称,其中两个小瓶内装有真正的病毒。CDC当时也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有人接触过该病毒。

到目前为止,各国政府关于保留病毒样本还是销毁所有已知副本,仍有一定争论。大多数常规疫苗接种已于1972年停止,但军事人员和一些研究人员仍在接种疫苗。尽管多项研究表明,接种过疫苗的人应可以有一定的终生免疫力,但CDC仍建议,需要长期保护的人每3—5年接种一次天花加强剂。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72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

终审:刘海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571个天花病毒是留是毁?
曾经夺走数亿人生命,天花病毒在美国被意外发现,会传播吗?
比尔-盖茨和默克公司想干什么?
最后一位天花感染者,竟是死于实验室里被“囚禁”的病毒样本?
全球现猴痘病例,美国3年前批准储备新疫苗,军方在接种,别多想|天花|病毒|接种|猴痘|流感
“人类猴痘疫情”在扩散,似有多条传播链,会波及中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