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气

习气(佛教解释)

  习气,汉语词汇。

  拼音:xí qì

  释义:1、 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2、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词义

  习惯;习性。

  基本解释

  [bad habit;bad practice;habitual practice] 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1、行为举止上不良的习惯和作风。一般指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陋习,如小市民习气、市侩习气、流氓习气等。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克服守旧心理以及旧习气。

  2、书法术语。对书法情调的品评语。泛指用笔、结体等方面流于熟滥的情调。寓有贬义。清代王澍论赵孟頫书:“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为胜,晚岁成名后,因难简对,不免浮滑,甚有习气。”

  3、此词语为贬义词。

引证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①《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入菩萨地,近如来地。”

  ②《大智度论·释初品》:“汝三毒习气未尽,以是故,汝影覆时,恐怖不除。”

  2. 习惯;习性。后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①宋苏轼 《再和潜师》:“ 东坡 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②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歛矣,而民间之习气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③清 昭连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御 翔凤楼 传谕诸王大臣,不许褒衣博带以染 汉 人习气。”

  ④ 郭小川 《秋歌》:“滚它的吧,市侩哲学,庸人习气,懦夫行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法唯识的理论与种子的力量
和尚“剃光头”的由来
和尚为什么剃光头
修行就是用意识改变意根的习气
有了智慧,才有能量转化烦恼
常识 | 僧人诵经时为何要敲木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