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



鉴赏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致。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其人品的高洁及作者的仰慕之情。

  一、二两句是说先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 。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静。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 这个砍柴者并非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

  三、四两句写一路所见 ,是近景。古树老根缠石,仿佛它天生是连着石头长起来的。湍急清澈的泉水,把面上的浮土 、树叶冲走了,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更显得水明沙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致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 上也增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五、六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因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对照,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面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对应的。

  七、八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

  “ 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在日照强烈的白天里,小白花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荞麦花既同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傲高洁,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拜访的季节——春天。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 ,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 。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傲高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简评

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 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卢岵山居”地处高峻、偏僻的深山之中,风光优美,环境清幽,远离尘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阅读答案及赏析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
代言圭铭(附照片)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律诗·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427首·题卢处士山居
温庭筠拜访隐士未果,却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后5字值得铭记于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