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诗情——王明泽写意山水作品鉴赏

【艺术简介】


幽山迷雾

中国画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在这个高峰上,分明标示了山水画的总体原则:水墨、写意——水墨是制作技法,写意是表现原则。但并非所有画家都能在这个原则下,充分展示各自体悟,并将其推向极致,只要看看千百年山水画史,千百年的山河依旧,一切便一目了然了。

残云断雾

中国绘画,虽以写意为原则,但极注重画家个人的主观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经过心灵调节之后的平稳、和谐、中庸、宁静的韵律感,它体现为一种氤氲之美;从神韵出发,在表现中成就的氤氲之美,正是中国文化“力劲而不露”;“才赡高不疏”的本质结果,因而也是生命形式的必然表现。

沧海孤魂

画家王明泽,以山水见长,所作山水画,多为写意水墨,应该说,他的山水画极重写意性的表现原则,充分发挥水墨材质的性能,这两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统一;看得出来,王明泽作画十分注意笔墨意趣,“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他力图在作品中运用水墨渲淡、点线生动结合、墨色的丰富多变表现主体的虚与实,神韵与理气。

不尽清秋入梦来

事实上,在他那气象森严,幽密深邃的山水背后,体现的完全是画家个人的内心感受;在这一点上,王明泽不完全是古典主义者,他是把自然山川气象移入胸中,再把内心意绪移入自然,这样的过程使他在水墨写意山水中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与体悟,也能体现个人的审美心态与生命趣味。我们在他作品中读到的神韵、气韵、风韵及骨法、理意等,以及含蓄、宁静、超远等,盖出于此。

远山云雾与天高

王明泽的水墨写意山水,切入的角度是登临与远眺,因则产生了“目极八荒”、“对物应神”的胸襟感觉。他的山水画,往往层次繁复、空间深远,包含着较小的局部山石景观,伸张为较大的精神空间表象,山石意象,从空间表象即山石符号的角度,解读他的作品,便分明感到那不可遏止的精神张势。譬如:《深山云岫》、《烟雨山峦》等,多是高耸挺拔之逶迤群山,矗立在云烟之间,若隐若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这正是楚地山水之特色,蛮荒、原始、神秘、深邃。画家的意念,首先随着巍巍山峰的绵亘起伏,由近向远曲折地伸展开去,消失在天际,这里已不仅是自然空间了,同时也是画家精神意念上的空间,因而,这样的山水画所表现的已经是生命境界了,是无限开阔而无止域、无限向上而无止息的境界;这里的空间意味,不仅富于情思,更有一份高昂的人生意志,特别是从登临、远眺的角度去结构画面,更充分地体现了一种胸襟开阔与刚健自强的精神。而画家山水作品中那几组常见意象:烟云薄暮,高天归鸟,山川飞瀑,是何等苍茫、壮阔的境界。我们不仅看到了楚地山水的寥廓景象,不仅感受到水墨写意透出的胸襟,更感受到了一种崭新的山水诗情。

到处幽山是我家

要指出的是,画家做这样的选择,不仅是激情与生命意志形态的表达,还是一种智慧形态的表达。因为,在这一形态下,激情的奔涌,意志的张力,都沉潜下来,画家以独具的慧眼拈出自然山水的一角,作理智的观照、知性的反省,去完成登临、远眺的空间张势的营造。

梦魂随月入荒寒

深受楚文化陶冶的王明泽,生命基因中确实有着挥之不去的楚文化情结,即一种厚积的文化意识,炽热的幻想情绪,对造化永恒感与神秘感的把握,巨大的艺术创造传统,它的独特价值不断被浪漫主义流风余韵所照亮。王明泽自由地吮吸着这一传统乳汁,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画面上营造那种荒诞、神秘或魔幻色彩笼罩的山水景观,这些作品力图挣脱具体地貌的存在及有限空间范围,扩大作品的覆盖面,尽管这些作品里的神秘色彩浓淡不一,开掘程度有深有浅,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较为自如与带着生涩痕迹的区别,但是其共有的整体气息却显示出楚文化浪漫情绪的复活与狂放无羁的艺术想象力的释放,一种新文化背景下的“神秘”再现。

云润烟深山杏花

这正是王明泽写意山水的独特风骨,不仅表现为作品外部的乡土色彩,也不仅表现为艺术的浪漫风韵,更是一种山水情怀的独特表达。

山色有无中

王明泽的山水画,独创了一种“湿画法”,当他在宣纸上横涂竖抺几笔,定下山水框架大体格局之后,便泼湿宣纸,然后以干笔焦墨、湿笔淡墨、干笔淡墨在山水框架上进行积点、短皴,随意赋形,使山体厚重如铸铁,而留白处则显云烟飘渺,层层叠叠,深邃杳然;整幅画面墨色淋漓,浓淡相宜,神秘幽深,产生了一种蛮荒原始、莫测遥远,烟云浮动的美感境界。这自然显示出画家一种与众不同的山水视野,也显示出他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销魂

其实,王明泽山水画中,只运用了极简洁的几组意象,即山、水、云、树,它们共同组成的山水情调、气氛给画面以笼罩和感染。这些意象大体上还是一种直觉的把握,通过山、水、云、树意象把神农架的蛮荒、神秘、原始作了极度渲染;在情调气氛的传达上,以墨色为主的山水意象都被蒙上了苍茫、浑厚、深沉的诗情色彩,显得既单纯又丰富。

烟雨随意落水乡

这样,山水意象的强烈氛围上形式特征所造成的气势便深深攫住了人们的心灵,被吸附、被震慑。王明泽山水画中的简洁意象,通过创造性的叠加与重组,构成了一个视觉和弦,它们的结合产生了更具主体感、质感和流动感的诗情。

烟云苍茫

我们之所以如此评介王明泽的山水画,并不在于其技巧的新奇,而在于那种凛然的山水气势,以及这种“气势”山水带来的诗情,诚如《深山云岫》一类,没有剑拔弩张,没有琐细的山水景观描绘,一切都立足于水墨本体的拓展与发挥,让我们在幻觉之中领悟了山水画的“彼岸”之美。

夜泊

究其底里,可以发现王明泽山水画在尊重师造化的传统宗旨中,却力图从宏观上把握造化规律,以生生不息的“开合收放”作为画面造势的依据。《深山云岫》、《烟雨山峦》等作品的布局章法和景物势态的安排处理,都体现了有开有合、有收有放的方式运动变化特点,这种开合收放,体现在王明泽的墨色运用上,便是浓淡粉呈,又是有序展开的。用以把握山川树石、云气烟岚的整体意象及气势。

云封荒野

以笔墨方式做开合放收的纸上运动。必然使山水意象层次分明达到不可穷尽性,而展示一处丰富的“势”,就是古人论画所谓的“一收复一放,山渐开而势转,一起又一伏,山欲动而势长”;这种方式又必然使画面因势得质。而王明泽则牢牢把握画面中的大“势”,质在其中的规律,笔墨放开不流宕,收却不板滞,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整体结构,以流动、游走的笔势,多层次、有开合变化地凝固于画面;其中的“势”自然勃发,并突破静止的时空,活化和深化了饱满诗情的意蕴,与此同时,画家的主观精神状态、精神视野更合乎高层次艺术境界的要求,达于心胸而“灵气”流溢,主体精神、艺术追求和灵感相融而至诗情与画意浑然一体。

云水翠秀

关注当代绘画的人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绘画的诗情正日益丧失,而绘画的诗情作为“无声的至高境界”不应在当代泯灭,我们已经看到不少画家在获得广阔的审美视域后,在更多的层次上思索诗情,呼唤诗情,并努力于最终的回归与复合。

王明泽所做的努力的意义正在于此。

云水无际

云水相济

云烟浮动雨濛濛

汉江幽梦

雾迷水乡

云阔烟深水乡幽

烟横水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A推荐】水墨魅力——季伟林
青绿山水的传承与发展
名家张际才的岭南山水意象
著名画家孙虎
年近古稀的他被评为当代十大影响中国画家之一 笔下山水像首诗
意象美源自内心,画家易红林的水墨山水雅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