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中一首经典山水诗,意境如画,值得一读再读

山水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唐朝诗坛上的山水诗,更是灿若繁星,比比皆是。当山峦影影绰绰,当春水波光泛泛,让诗人情系其间,令骚客流连忘返。李白曾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说,“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这一切如诗如画的意境,彰显了诗词歌者对山水的热爱。

王维,亦是写山水诗的一大高手,与众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笔下,总是那么别具一格,最恰当的说法,莫过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西北风光,曾让他兴奋不已,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画出了一幅美景;闲游山中,诗意又在心中纵横,一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不知陶醉了多少人。那么,当秋雨初晴,遇上乡村黄昏,又会在王维心中酝酿出怎样的山水名篇呢?

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解读《唐诗三百首》中,王维的一首经典山水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景色宛如画卷,人物活泼生动,读完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诗人以整个天气起笔,点出了一个雨后秋空的清凉意境,空山、新雨,又逢清秋。一个“来”字,正是秋气爽人的惊艳之笔,仿佛清秋的凉爽,正向人扑面而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渐暗,愈发显得皓月更加皎白,月光透过松间的枝条,铺满了地面。清冽的山泉,在月光下如一条银带,潺潺流去。这一联,王维将目光收于一隅,重点描绘了月色下的山中美景,勾勒出一幅美妙怡人的画卷,令人十分向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诗人的笔触由静转动,听到远处浣衣少女归来的嘻笑打闹声,在竹林中时隐时现。因为离得远,声音并不真切,听上去只是一片喧哗,给人的感觉却十分真实,只五个字,便将少女的活泼开朗,刻画的活灵活现。

而近处的荷叶,也一排排地向两边分拨开,诗人惊讶之余恍然发现,那是一叶渔舟正在顺流而下,水面上泛起阵阵波纹。每当我读到这十个字,闭上眼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画面,那意境如此美妙,恍如走进梦境一般。这种感觉,只有在山水诗中才能找到。

以上两联,诗人选取明月、清泉、竹林、荷花,进行铺展描写,实际上是借物来隐指自己纯洁、清高品格。既然如此,那么最后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便很好理解了,如此美妙纯洁的山水,自然是王维最喜欢、最向往的圣地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愫,在心中油然而生。

不论从景物刻画,还是艺术手法来看,《山居秋暝》无疑都是一首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山水诗,而能够写出如此意境如画的作品,除了源自王维的匠心独具,更多的还是源自他一颗满是创伤的心,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世事艰辛,才能变得富有诗意,才会想起返朴归真!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维意境最优美的一首诗,意境清幽、淡泊高雅
《山居秋暝》课堂实录
山居秋暝 教案3
唐诗五首——《山居秋暝〉学案
王维写下一诗,震惊诗坛,被誉为山水诗千古名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