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制墨家程木庵及其父振甲、祖父程光国事略

清制墨家程木庵及其父振甲、祖父程光国事略

钱胜东      董建

    近日因写金石收藏家、制墨家程洪溥事,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古今资料中存在一些失误,遂梳理一过,成此小文。

    先从程洪溥祖父程光国说起。石国柱《歙县志》卷九“人物志·义行”载:“程光国,字虚谷,邑城人,府庠生。幼倜傥读书,能见其大。郡守何远善、紫阳山长方楘如见其文,亟称之。累荐不售。输军饷,奉旨以主事即用。庚子(1780)南巡,恩赐御书。甲辰(1784)南巡,赐燕,赐福字。篁墩程朱阙里祠奉旨敇建,年久就圮,光国独立修葺,增置祀田,以垂永久。訏邑令张佩芳,倡建问政书院,捐赀添助城南紫阳书院膏火,又偕曹文敏公修复古紫阳书院。悯里人客死江浙,归其旅櫬。其家力不能葬者,于潭渡买高原为广阡,标碣以志。邑北箬岭路倾圮,重修以便行人,洪亮吉为作记。他如设义学,置义塚,修两城大路,施棺施药,收养遗弃婴孩,赈恤孤贫诸义事,不可枚举。里人感其德义,附祀两紫阳书院卫道斋。嘉庆十年(1805)奉旨崇祀乡贤祠。子振甲。” 程光国修箬岭路,见《洪稚存集》中“箬岭记”,记云:“岭界宣、歙间,为歙、休宁、太平、旌德要道。其高径二十里,逶迤倍之,险涩道南北合百里,丛莽涧水,荦石碍路,穴蛇虺狼虎,伏贼盗。一岁中,颠而踣及遭噬攫、利刃、白棓毙者,常接踵,人视为畏途,然舍是无他道。程君光国,自为诸生时,由歙赴会城乡试,常出此。程贫甚,一囊一伞,恒自负戴,盖自上岭以至平地,凡数百休乃得达。闵行者之劳,奋然立志,修岭上下道。后五举不第,遂儒而兼贾,生计稍裕,即决为之……辛勤数十年,甫得就。于是行者始不避昼夜,不虑霜霰霖雨,往返百里,如履庭户。程以一诸生,不假人力,数百年来两府人所欲为而不敢为、不克为者,竟以一手成之,其智勇可惊叹矣!程卒后四年,余以事过此,为记。”程光国还有一名或号后村,见程瑶田《通艺录·修词余抄》之《族叔母吴宜人孝行纪略》:“初宜人于归吾音田叔也,上事翁姑,婉娩听从。太姑犹在堂,能得两世欢心。泯非仪而宜室家,此妇人疏节,不足异也。当是时,翁后村公方盛年,秉家政,任叔远游进取。乾隆甲辰,纯庙六次南巡,献赋行在,恭应召试,而后村公亦先以浙商迎銮钱塘江上。”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中有“盐商程虚谷招游”句①,可知程光国业盐于浙,他能参加“迎銮”,可见地位非同一般。程光国亦为制墨家,他的墨肆名“五云斋”,墨上除了署“五云斋”,也署程后村、程虚谷名。(附图1)

    《族叔母吴宜人孝行纪略》中“初宜人于归吾音田叔也”之音田即程光国子振甲。清人徐康《前尘梦影录》②中有:“音田名振甲,为名进士。歙人,侨居吴门。曾充铜商,而大折阅,因自号‘音田’,取‘无心’意思,而不知究作何解。”清人江标加按:“程字木庵,好收藏金石。余刻有《木庵藏器目》。”《前尘梦影录》及江标按各有一处错误,一,程振甲并非进士,而是召试举人。二,木庵为其子程洪溥的号。在江标按后,书的编者亦加按:“音田号也园,名振甲。程木庵名洪溥,也园之子。江注误。”清人《有恒心斋集》卷八“程吏部传”云:“程振甲,字也园,歙县人。父光国,见《义行传》。振甲词翰特妙,乾隆甲辰(1784)召试举人,授中书,充军机章京,洊转吏部员外郎。屡次随同查办事件,雪冤却贿,不附势要。从军湖南,还京,与和珅不相中,告归,时年三十九。生平慷慨博施,不责酬,以是家落。老而为客,游历半天下。道光六年(1826),卒于广东。”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记:“程也园舍人居曹竹虚旧宅中。一夕,弗戒于火,书画古器,多遭焚毁。中褚河南临《兰亭》一卷,乃五百金所质,方虑来赎时谬噶,忽于灰烬中拣得,匣及袱并,而书卷无一字之损。表弟张桂岩馆也园家,亲见之。白香山所谓‘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者耶……”③曹竹虚即曹文埴。今人刘尚恒先生所著《徽州刻书与藏书》程振甲条云:“程振甲字篆名,号也园④”,而周绍良先生在《清墨谈丛》中谓:“至近人石国柱修《歙县志》卷六《人物志》说‘程振甲字篆名’,则更不知从何而来。⑤”周绍良先生斥石国柱所说“不知从何而来”,但不知刘尚恒先生所说是否亦来自石国柱《歙县志》或另有依据?程振甲善书,黄山有他题刻多处,如刻于温泉池壁上“不浴心已清”及岩壁上“紫云岩”、玉屏峰狮石岩壁“大巧若拙”、云谷寺丞相源溪侧狮石之“已移我情”,皆为行书。程振甲秉承制墨家风,但他没有用“五云斋”名,其墨肆名为“翰珍斋”,墨上署程音田或程也园。(附图2)程振甲曾为刘墉制“如石”墨,刘墉书赠四首七言绝句,诗后跋云:“程君也园制墨见惠,余书未称也,赋诗为谢,而诗又不工,益滋其愧。嘉庆丙辰六月六日石庵刘墉书于云明馆。⑥”又见乾隆时程振甲与司马达甫同造“瓦当形墨”,署程也园。程振甲也刻书,嘉庆十四年(1809)曾刊《绥服纪略图诗》一卷。程振甲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于道光六年(1826),年六十八岁。

    有的资料将程振甲和其子程洪溥混为一人,他们的父子关系已如前述。程洪溥字丽仲,号木庵,斋名铜鼓斋。程木庵家藏三代彝器不下千种,曾延请释达受为之传拓。并辑《木庵藏器目》,《攈古录》,校录出版《观石录》、《后观石录》等。释达受在其《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中记录了他为程木庵传拓三代彝器的经过,提到“新安程木庵孔目洪溥”,孔目为古代吏员名称,明清两朝翰林院均有孔目,掌章奏文书事。木庵亦制墨,传世有“积古斋摹拓金石文字之墨”碑形墨。(附图3)墨背面有大篆“太岁在己巳,四月既生霸,歙程洪溥用奚廷圭法造”阴识。己巳为嘉庆十四年(1809)。积古斋为山东学署斋名,阮元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督学山东,因取之为名,此墨为阮元整理《积古斋钟鼎金石文字》之专用墨。由以上所录记载和他们为当时名宦所制墨可以知道,程氏三代交流既广,同时也是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谈国事》之读书
名代制墨四大名家——程大约
墨子经典语录
沈洪溥:我们真的对退休感到乐观吗
《墨子》全译
子部之墨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