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多事少领导好”,外企在职场又翻红了
userphoto

2022.09.05 广东

关注

原创 大宝 三联生活实验室

有人告诉我们说:外企现在是求职场上的顶流。

“在外企,年假15天起,还有各种假期休不完”。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Neuer

“在外企,怼老板不用担心被原地开除”。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羞涩屁

“在外企,不仅不用打卡,周五还能四点就下班”。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Nana在世界500强

这不是神仙般的日子吗?

十年前,外企曾当过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香饽饽,进外企等于半只脚踏入职业化精英生活。后来大厂崛起,年轻人纷纷投身互联网,外企瞬间成了大厂的备胎。

十年后,大批从大厂逃离的年轻人又爱加入外企,据说不是为了高薪也不图当精英,而是因为不卷?

说到外企具体香在哪,上网搜一圈就能看到答案。

15天年假、无加班、无打卡……这些都是基础操作。

下班后不能发信息,因为那算打扰了同事休息时间。

一些外企人都没加过同事和老板的微信,因为工作联系都是用邮件或teams。

有些外企甚至要求员工不许在手机上安装teams一类的工作联络软件,这意味着在公司用工作电脑时才能联系,下班后就与工作断联,可以说真正做到了WLB。

被职场pua虐惯了的年轻人开始纳闷:

为啥每次发群消息都没人理我?

下班后给同事发了工作消息反倒被教育?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Daren

有人说,在外企上班,不光心理上给足打工人自尊,物质上也能让你站着。

入职发iphone、ipad、电脑……全套电子产品,离职还把旧手机送你;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李飒

不是技术岗,也给配备横竖两个大显示屏和人体工学升降桌椅;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李飒

下午茶、健身房、洗浴间……主动让你薅足公司的羊毛再回家。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黛西728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柳溱溱 Lucrezia Liu

还有最让人眼馋的请假机制:

夏天到了,催你去休假;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纸东东

假期清零前,也得疯狂提示你赶紧去休假;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呜啦啦

请假不会过问过多私人原因。

有女生入职后怀孕,打算辞职回家安心待产,老板甚至不让她辞,因为公司生育福利好,你享受完这么好的福利之后,再辞也来得及。

为什么外企敢让员工不加班,多放假呢?

从外企跳到大厂,现在又跳回外企的@Ivy 是一名HR,她说,外企的工作量相对来说没那么夸张,是因为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

“像我之前在大厂做校招,你就得夜里一点测试系统,因为那时候不会被求职的学生们发现。但在外企呢,很多系统都不是从无到有的搭建,所有东西都是有章可循的,这样我的工作也就没那么辛苦。”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外企打工人

外企的好被重新发掘之后,一批一直在外企就业的80后表示,在外企待时间长了,你再想去私企,再想去国企也很难了。

因为习惯了这里的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界限分明的工作氛围,很难。

外企虽香,但不是所有外企都香,很多真香帖子的评论区里都有人反驳:

人在外企,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

确实,并不是所有外企都是薪资待遇拉满好感,外企也是有鄙视链的。

站在外企鄙视链顶端的,是真香帖子里中提到最多的,“小而美”外企。

小,可能意味着人少事少,这种公司可能在国内只有一个办公点,人数几十人。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Luna学姐

小,也可能意味着小众行业,无需像互联网那样在拥挤的赛道里卷生卷死,并且拥有固定客群。

小,还可能意味着来自低调富裕的北欧小国。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中立

站在鄙视链中部的基本上是法、德、美,而且顺序是法>德>美。

大部分欧洲外企都能称得上是摸鱼之人的快乐老家,法企也是如此,每到八月,法国整体夏休一个月,没有总部的邮件,更找不到老板。

纯正德企也不缺年假,不过被员工们形容为“苦又抠”,办公用品以及班车可能都是能省则省。

美企相对前者更卷,尤其12小时时差,偶尔清晨开会让人苦不堪言。而且美企重视结果,做得好,福利待遇没得说,做不好,扣钱和炒鱿鱼就是毫无前兆。

最底端的就是新马日韩一类的亚洲外企——事多钱少。

韩企加班严重,随叫随到,上下级关系严明,部分人遭到过“呵斥”;

日企稍好,虽有前后辈关系,但不会让新人背锅,不过逃不脱加班和工资涨幅小;

……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不吃鱼的喵

另外,据一位匿名受访者:

“含老外量越大,越'外企’,现在很多外企也开始被国企化了,不是进了外企就完全没加班的。”

如果领导层的中国人占比更大,外企自然会被“卷文化”侵袭。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加入WTO,外企的黄金时代来临。

他们采用高薪招聘的策略,吸引无数当年的年轻人——80后,人人都想乘风收获高薪与国际化接轨的履历。

图片来源:搜狐博主@通和猎头

而互联网时代很快到来,同时外企失去了“超国民待遇”。计算机是大学中的热门专业,90后一毕业就一窝蜂的涌入更高薪的大厂。

就这样,外企虽没有被完全遗忘,但也被国内民营大厂挤下了神坛。

95后@Vincent 属于后大厂时代,他没尝过大厂初创的甜头,只遇到996,反倒成了最近“外企真香”的一份子。

@vincent 是一名程序员,他毕业后在大厂工作了3年,去年离职,进入了外企。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青龙姐姐的日常

首先是精神内耗方面。

@vincent 在大厂时经历过无数次“紧急却不重要”的事,他的精力一直分散给其他部门的同事,用来解决与自己无关的工作,甚至是飞书上并不认识的人也来找他,非常影响自己的产品开发。

来到外企后,@vincent 终于能专心于本职工作,只有同岗位同事间关于技术方面的交流。再没人在他加班到深夜准备回家时,还拉着他聊“如何给公司带来更多收益”。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努力保持身材的Daisy

其次是加班。

相比于大厂的996,@vincent 在外企可以坐班两天,居家三天,如果遇到早上七点半与美国同事开会的情况,那么他能休息到下午四点再来上班。

工作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但他现在的实际产出却比以前多了不少,因为他能更放松地思考了。

还有很多像@vincent 一样的人,在网上晒出自己自由且合理的外企工作时间安排,而这种合理本是理所应当的。

除了薪资和待遇,未来发展也是人们重新体会到外企真香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Kaikai的阅读笔记

人到35岁,在国内大厂意味着“越老越不值钱”,思维不如小年轻的新,体力也不如小年轻那么能加班,是最容易被裁,最不被看好的。

而在部分外企,人到35岁意味着“越老越值钱”,他们见证过市场的兴起,经历过行业的变迁,就像是活化石一样的存在,这么一批有经验的人,为什么会被裁掉呢?

国内大厂的年龄压迫让年轻人很浮躁也很恐惧,即使不到30岁,他们也会为了涨工资或者“保鲜”,总是只敢定短期目标,干一天是一天,工作个两三年就跳一跳槽。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飞奔的小狐狸

@vincent 说:

“我现在的同事里有很多中年人,甚至有些没见过的外国同事,看他们头像都是白胡子老头。在这对未来发展挺友好的,应该不会再因为产品做不好而疯狂的自我怀疑了。”

相比于大厂,外企给足安全感,相比于国企,外企又有无限的未来发展,像@vincent 这样的技术岗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想选择外企。他们能和年长的同事交流经验,也敢手握长期且有用的项目,基本没啥后顾之忧。

潮流一直在轮回,外企这回能香多久呢?

从70后的下海经商,到80后的求职外企,再到90后的涌入大厂……高收入一直是人们求职的重要指标。

可到了2022年,“外企真香”逐渐浮出水面,人们的职场追求好像朴素了不少——在成熟的公司里,靠适当的努力,稳妥地升职加薪。

很多人从大厂出逃外企,很大的原因,都来自于“性价比”。

跑得太快太猛,来不及想自己获得了什么;慢下来以后,才有功夫思考自己要什么、能获得什么。

外企不会是最完美的归宿,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工作。

下一站去哪儿?这批年轻人不知道,但问的人多了,总会有答案。

评论区聊聊:

你眼中的外企“真香”吗?

作者 ✎ 大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资太高也“不好”?
我在大厂,不说人话
消失的外企光环:享大厂福报,拿半价薪资
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人越努力越平庸?他们只差这一点
不想成为学霸,还要什么葡萄酒大师…
天津人离不开的100样儿吃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