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击釜之怨】

【击釜之怨】 

       “锅里没了”,是个颇具网络精神的网名。但这个封号若是皇帝赐给近亲的,似恶搞。刘邦2000多年前把“锅里没了”的“羹颉侯”赐给侄子刘信,原因是刘信他妈在刘邦不务正业时少管了一顿饭。         年轻的刘邦是混混,喜欢和酒肉朋友喝酒赌博吹牛。因没收入来源,常带着酒肉朋友到哥嫂家蹭吃喝。时间长了,嫂子有点不乐意。有一天,刘邦又一次带着一帮小兄弟走进家门时,嫂子忍不住拿起锅铲,狠狠地敲锅嚷道:“没了!没了!”敲锅声弄得刘邦一下红了脸,从此留下“击釜之怨”。         刘邦当皇帝后,大封近亲为王侯,唯独不封大哥的独子刘信。大嫂见别人家都得了爵位,儿子迟迟没消息,便跑到太上皇刘瑞那里争吵:“信是你的长孙,是皇上的亲侄子,连亲侄都不封爵位,天下有这个理吗?” 刘瑞于是跑到刘邦那问原因,仍不忘击釜之怨的刘邦生气地说:“大嫂这个人寡情寡义。”刘瑞调解道:“你大嫂守寡多年,带着孩子过日子,挺不容易的,看在你大哥的面上,不封王,也要封侯啊。”老爸求情,刘邦虽记仇,也不好回绝,但下旨时,却颁了刻薄名字“羹颉侯”——羹颉,用勺子刮锅底的意思,“锅里没了侯”。        虽封号不好听,但刘信到肥西和舒城间的封地后,做过不少好事。上任伊始,刘信看到“龙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而岗区多干旱。当年十月,刘信率万众于舒城县七门山下开凿七门堰,修渠建闸,引龙“舒水”今杭埠河灌东北部岗地800顷。同时,于七门岭东修筑乌羊堰、曹泽堰,“灌田三万余亩”。解除了农田干旱威胁。至今,七门堰仍是重要的水利工程。 刘信生前为兴修水利做了好事,死后还无意中又做了好事。“舒王墩”刘信的墓附近有九连塘,相传是舒王墩封土的取土地。每两水塘间有塘埂相隔,呈弧状连接分布,形成庞大水库,乡民称为“连心塘”。流传一则民谚:“上有七门堰,下有九连塘,大干三载不求天,木龙水车搅水上干田。” 九连塘虽是刘信无意所为,却为百姓带来好处。羹颉侯被百姓尊为“舒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刘邦如何“恶搞”侄子
一个被恶搞的汉侯:刘邦亲侄子
刘邦不封亲侄为王,反给他侮辱性封号,只因一锅肉汤
敲打汤碗的侯爷(八卦史记67)
刘太公质问:“为什么不封刘信?”刘邦回答:“他母亲太小气!”
刘邦曾被嫂子羞辱,称帝后给了侄子一个“羹颉候”的封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