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多少难治的病需要艾灸

难治性疾病也称特殊性疾病,古称怪病、奇病。《黄帝内经》有奇病论,《诸病源候论》也有论述,金元时代朱震亨写有《怪单》,记载了71种怪病,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凤岐教授主编《中华名医特技集成》收集385种病。这些类似西方医学的罕见疾病,一般叫疑难病。据美国资料统计,约有5000多种疾病,只有200种可用药物治愈,其余4800多种无法可治,有1200万人在受这些病的折磨。


我们所说的难治性疾病,仅仅是根据个人浅见薄识冒昧提出的,认为这些疾病难治,中西医药尚无特效疗法。其实,对于这些疾病,用灸法可以主治或辅助治疗我们所说的难治性疾病,仅仅是根据个人浅见薄识冒昧提出的,认为这些疾病难治,中西医药尚无特效疗法。其实,对于这些疾病,用灸法可以主治或辅助治疗.

灸疗与针刺具有某些相同的原理,它们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而发挥作用,只是刺激的手段不同,灸疗用灸.针刺用针,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使之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灸疗的作用和适应症非常广泛.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均可应用灸法施治。灸疗的作用和适应症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疏风解表 温散寒邪

《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由于艾叶苦辛、温,具有“生寒熟热”的特点,艾火的热能力能透达肌层,具有良好的温经行气,疏风散寒的功能,适应于外感风寒表证及各种寒邪为患之症,如感受寒邪所致的头痛、腹痛等症。

二、温通经络 活血逐痹

灸法具有较强的温通经络的作用,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适应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等症。

三、温中散寒 升阳举陷

《灵枢·官能》说:“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素问·经脉篇》说:“陷下则灸之。”灸法具有温中散寒,升阳举陷的功能,对气血的运行能起到推而上之的引导作用。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日久不愈、虚寒泄泻等。

四、温阳补虚 回阳固脱

《本草从新》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觉之阳。”灸法具有补气培本,回阳固脱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脾肾阳虚,阳气暴脱之证,如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亡阳证,以及久泻、遗尿、阳萎、遗精、早泄、虚脱等证。

五、行气活血 消瘀散结

灸法的温热刺激,可使气机调畅,营卫调和,起到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适用于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对疮疡久溃不语,有促进愈合,生长肌肉的作用。

六、通经活络 拔毒泄热

灸法虽是一种温热刺激,但能通过其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宜透疏散的作用,达到拔毒泄热的功效。因此,灸法不仅能治阴寒证,也可用于治疗阳热之证,这一问题在古代、现代的医疗实践中,都得到了证实,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记载阳热实证用灸法者颇多,卷十四治小肠实热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卷二十八载:“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疖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作用,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有拔毒泄热之功,并认为阴虚内热者亦可施用灸法,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治消渴载:“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现代很多针灸医家运用灸法治疗热证的大量资料,更证实了灸法有拔毒泄热之功,如用灯火灸治疗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艾条熏灸大椎穴为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瘢痕灸治疗肺结核;艾炷隔盐灸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理瀹骈文》中说:“若夫热症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因此,以灸法治疗热病,其意就在于此。

灸疗除有退热作用外,还有消炎作用。现代医学所指的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多表现为中医的阳、热、实证。从大量的实验中证实,灸后可以使外周组织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多,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七、防病保健 益寿延年

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够达到和气血、通经络、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

(一)健脾益胃 固护后天

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灸法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针灸资生经》说:“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补充气血,濡养机体,还可预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

(二)培补元气 预防疾病

《扁鹊心书》说:“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艾为辛温阳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壮阳,使人体真元充足,精力旺盛,则人体健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发挥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通调气血 保健强身

气血运行循经脉流行,方可营运周身,孺养机体,正如《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灸法其性温热,可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御外邪、调和营卫,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艾灸某些保健穴位,可以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加强人体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李顺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祛除湿寒,中医“三九灸”少不了
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可得百年寿
艾灸的作用
针灸的养生作用
三伏天灸这七个穴位,可祛除90%疾病!
试论李时珍对艾叶的认识和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