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截肢保命都是因为治晚了!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已占血管外科门诊量的大部分。

患者早期出现轻微的肢体麻木、发凉、疼痛等不适感,老人往往以为是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不到正规医院就诊,而是偏听偏信秘方祖方,尝试各种方法不但不见效,反而使病情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下肢动脉完全闭塞,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

因此,哈尔滨北方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认为,作为发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的动脉系统常见疾病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而更值得重视的是,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病变并不典型,很容易与其他病混淆,所以常被患者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受凉等原因所致,进而误诊误治,等到最终确诊时都到了疾病的中晚期,延误病情,动脉血管严重狭窄。

动脉硬化是人体全身动脉血管的老化过程,通常不会影响器官功能。但受年龄和基础疾病影响,血液中的脂质大量沉聚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狭窄或形成斑块引起血管闭塞。

如果是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出现闭塞,就会引起心肌梗死;

脑动脉硬化出现闭塞,就会发生脑血管梗塞,即脑中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下肢动脉发生硬化出现闭塞,造成了肢体血流障碍,就会导致行动障碍甚至截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发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长期吸烟习惯的男性。特别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三高”患者,有70%以上都会并发该病,且发病年龄大大早于其他人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最早期症状是腿发凉,双腿温度明显不一致,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病情进一步发展后进入间歇性跛行期,病人出现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肌肉疼痛,无法继续前行,稍许休息后,疼痛就自行消失,继续行走相似距离后又再次休息。

因下肢出现血管闭塞缺血,此时如不能及时干预治疗,就会进入静息痛期。表现为下肢重度发凉、麻木,即使休息也感到疼痛,夜间往往疼痛难忍,无法入睡,多数病人都会拖延到此时就医。最坏的情况是进入坏疽期,下肢严重缺血,导致小腿溃疡或脚趾发黑坏死,这一阶段的病人往往面临截肢。

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晚期患者较多的原因,既包括医学界认识不足也包括患者自身因素。

这就需要医患仔细辨别各种疼痛,通常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小腿肌肉和足背部。

老寒腿等骨关节疾病主要是膝关节疼痛;腰椎狭窄引起的下肢疼痛,表现为整个下肢特别是大腿和小腿外侧疼痛麻木,脚痛可以发生在足部的不同部位,有些可伴有麻木;

第三的原因是有些病人确诊较早,但认为这是一种慢性病,不着急治而错过治疗期。

实际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越到中晚期,狭窄会呈加速度进展,病人很可能一个月前还可以做介入治疗,一个月后就面临截肢的痛苦。

因此一旦确诊该病,应马上开始治疗。针对不同时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早期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溶栓治疗,大大延缓病情发展;静息痛期的病人可以通过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置入、人造血管搭桥等方式进行治疗;

由于该病具有高度致残性,因此积极预防非常重要。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要积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日常锻炼特别是要经常行走,合理均衡膳食,戒烟限酒。

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血管彩超,了解下肢动静脉健康状况。60岁以后如果出现行走时小腿不适,“走走停停”要及时到血管外科排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来说,一定要控制基础疾病,以此大大推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到来。一旦出现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该病越到晚期,发展越快,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慢性病,能够择期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天双腿发冷疼痛 警惕下肢动脉硬化
老人“小腿痛” 可能“血管堵”(图)
动脉硬化闭塞症继发动脉、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双脚冰凉警惕血管疾病
腿发冷、麻木需警惕,很可能是“腿梗”,早期症状别忽视!丨推广
阿伯脚发凉竟是下肢动脉栓塞!有这些异常,或是下肢缺血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