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什么?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d  CSCC)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好发于头皮、面部、手背等光暴露部位,其转移和恶性程度较低,若发展较快或转移则预后较差。国内有研究发现,CSCC约占所有皮肤恶性肿瘤的29.4%,略高于BCC的28.0%。

一、临床分型

临床上CSCC可分为3型。

①浅表型:早期的丘疹、结节或斑块,直径0.5-1.5 cm,表面光滑或角化,有鳞屑,质硬,可伴毛细血管扩张,边缘高起,触之可活动。继续向外生长可呈疣状或菜花状,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②深在型:多数为浅表型继续向深部和周围组织发展而来的浸润性结节或肿块,较硬,边缘高起或外翻,中央可破溃形成溃疡,呈火山口样,有恶臭的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基底硬而活动度很小;

③转移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质硬,几乎无触痛。发生在头面部的鳞状细胞癌转移和嗜神经风险较高且预后差。

二、高危型因素。

1.肿瘤本身因素

具有以下特征的CSCC更容易发生转移:复发,直径>2cm,位于耳部或红唇、面部面罩区、手、脚、生殖器或胚胎融合部位的病损,厚度大于2mm及组织分化较低或侵袭皮下组织(外周神经、血管或淋巴组织)的病损。累及知名神经或累及的神经直径大于0.1mm的病损预后很差。病理显示组织分化低。

2.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的病人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患CSCC,还显示出更强的侵袭性,局部和远处转移率都大大增加。

3.慢性伤害

紫外线照射过量的人群、患有遗传性皮肤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着色性干皮等)、放疗或有慢性皮肤损伤(创伤、溃疡、烧伤)的病人,发生侵袭性和转移性CSCC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一般来说,病损具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的CSCC,称为高危型CSC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赛诺菲/再生元PD-1单抗获欧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
器官移植者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时间及概率
皮肤鳞状细胞癌新药Libtayo获FDA批准上市
PD-1疗法可瑞达Keytruda斩获两大适应症:皮肤鳞状细胞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
晚期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迎来免疫治疗新药——Libtayo,效果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评估非黑素瘤性皮肤癌?BMJ刚发布了临床实践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