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深HRD:工作了15年才明白,最好的激励不是月薪和股票
  • 文|小蜗牛、民企集团首席人事官
  • 字数:1654,阅读需要3-4分钟
  • 适读: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从业者

  • 【职场题记】

    当把100倍月薪的奖金,作为一种激励模式实施的时候,员工快疯了。

    这是蜗牛君为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培训时,通过现场调研、验证出来的结果。

    其实从人才激励的角度来说,最刺激的激励并不是股票和期权,也不是升职,而是超额数倍的奖金。

    为什么呢?

    【一】数量对人性刺激太大

    当我们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在做人性研究的时候,他们都使用了一个最现实的工具:激励!当然,这个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精神激励。

    对人性的刺激的研究过程,就是基于现实激励,那么得出来的人力资源激励理论,如果失去了现实激励这个角度的话,请问管理中的激励还有什么作用呢?

    从人力资源实践来说,什么是激励?满足人性的需求,并不是真正的激励,只有超越人的期望,才是真正的激励!

    当放100倍的月薪作为奖金的时候,对人性的刺激是超乎寻常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奖金,可以拿他们五年以上的总收入,并且这个数额的收入,是一次性发给员工的,基本是人都会发疯。

    【二】很少有公司这样实施

    物以稀为贵!凡是少见的、都是刺激人心的,特别是这种激励,对人是莫大的一种震撼。

    从多年来的人力资源实践和大数据研究来看,几乎很少有企业,采取这种百倍月薪的奖金激励。即使有些企业因为业绩较好,采取高奖励,一般也就是10-20倍而已。这意味着最好的人,可以拿到一年左右的总收入。

    而从人的心理极限来看,跨越人的展望值,才是最具有激励的。如果上限可以做到100倍月薪的话,这就意味着,想当一部分员工可以拿到5-8年总收入,这种数目可以解决一个人阶段性的职业总收入。

    不仅如此,这种年度的跨越,等同于在20多岁可以挣到30多岁的钱,在30多岁可以挣40多岁的钱。其激励,对人性的冲击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三】简单直接粗暴的兑现

    好的东西当然都想要,特别对打工族来说,工资是其人生重要的收入,决定着生活的品质,也决定着自己的工作状态。

    所以很多打工族,为了这份收入,不断的工作、学习与上进,还要面对职场中那些尔虞我诈的氛围。即使每个人都碰了一鼻子灰,也从未放弃对收入的这份追求。天下之人熙熙攘攘,均为利来。

    好东西对人性的刺激是很强烈的,但是这种强烈所带来的欲望,也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叫做不确定性。包括很多企业实施的股票,都有很多约束条件,一旦自己出了问题,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离职,都有可能失去这份财富。

    奖金一般作为一次性发放或两次性发法,是可以马上兑现的一笔刺激,所以,如此直接粗暴的方式,会让这种刺激更加过瘾。

    【四】打消员工心理不安感

    基本上,在职场打工超过三到五年的人士,都会明白一个问题,至少可以隐隐约约的体会到职场的残酷现实:打工不易,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工作场合。

    对如今的生活压力,一旦失去工作机会,就意味着经济收入的断流。这个时候面对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打工族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职场几乎是一生的职业。从当下的工作环境来看,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在一家企业工作到老,特别是广大的民营企业。

    所以这种现实的压力,为打工族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一种常态。而可以及时兑现高额奖金制度,就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员工的不确定性,哪怕三年之后被裁员,至少这三年也挣了好多年的生活费用。何况有这种魄力的企业,解雇员工的概率反而更低。


    【HR视角】

    至今,很多企业和管理者都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对人才激励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愿景、不是未来,而是当下的薪酬。

    当下企业人才现状来说,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但是人才红利刚刚到来,中国人才,全世界所有的公民中,性价比最高的人力资源,没有之一。

    发达国家的打工族追逐于享受,而不是承担高压力的工作获取高薪;很多贫困的国家打工族在尚未富裕之前,他们就学会了安逸,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加班挣工资。只有中国人,才最具有奋斗和创新精神,堪称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人才。

    所以,各位企业老板,无需过多的追求那些五花八门的激励方式,只有把握住收入这个要素,全国的人才都可为你所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的激励机制能让员工激情燃
    深度指南:人力资源面临的7大挑战与突围之路!
    没有人性洞察就不要谈机制 | 课后记
    员工个性化激励在实践中的应用
    从“人事”到 “人力资源”有多远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