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书画欣赏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

北宋皇帝徽宗赵佶(1082~1135),河北琢县人,是著名的书画家。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书法师黄庭坚,后自创一种瘦劲锋利,如“屈铁断金”的“瘦金体”。擅长花鸟画,受吴元瑜影响。赵佶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其人物、山水画等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令花鸟画步入其全盛时期。赵佶倡导文艺,使承继五代旧制的“翰林图画院”又营运了一百多年。

《闰中秋月帖》是一首七言律诗,用笔劲健挺拔又不失妩媚,加之紧密而婀娜的结体,不但衬托出诗句本身的意境,也让人体会到浓艳而优雅的气氛。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行空,缠绵飘逸,是“瘦金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

宋米芾《中秋诗帖》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他的儿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较多,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一新台阶,为画史所称道。米芾究竟以书为尚,还是以画为尚,史家各有侧重。

张大千《嫦娥》

《嫦娥》为张大千先生于1935年所画,签题是由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先生题写的:“嫦娥图,大千社兄画赠晓东社长,乙亥秋九月,非厂题签。”晓东为北京印社副社长戚晓东。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张大千》一书中记载了张大千与于非闇的相识。张大千与于非闇早在20年代末就在北平相识。张大千二三十年代好胜又好动,经常来往于北京,观摩、旅游、举办画展、结交名流前辈。画坛同道也颇钦佩他的才学和为人,尤其是年长大千11岁的于非闇与长须飘忽、才学纵横的大千性情投契,以其报人的身份不断地为大千撰文宣扬,这样,大千的声明也在北京渐渐地响亮起来.说起张大千与于非闇就不得不提起三十年代发在北平画界的徐、张笔战之事。

张大千《蟾宫折桂》 立轴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题识:广寒宫阙旧游时,鸾鹤天香卷绣旗。自是嫦娥爱才子,桂花折与最高枝。己巳(1929年)四月,大千居士张爰,作于大风堂下。钤印:张季、大千

钱杜《浔阳月夜》

钱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杭州)人。树弟,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足迹几遍天下。工诗宗岑、韦。善书、画,书摹褚、虞。山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幽秀细笔,尤得力于文征明。过于细弱,缺少魄力。花卉法恽寿平,人物、仁女靡不精雅。间为金碧山水尤妍雅绝俗。画梅师赵孟坚,幽冷疏散,可与金农、罗聘并驾。有皋亭送别图卷藏故宫博物院。着松壶画忆、画赘并诗存。卒年八十二。《练川中人画像小传、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桐阴论画、清画家诗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经典的中秋题材书画佳作,你该知道!
历代中秋题材书画拾趣
米芾/米襄阳<<烟雨图>>
在这个难得的日子里,怀古品鉴书画里的中秋,让人心绪难平
史上最经典的“中秋”题材书画佳作
最奇特的古代书画家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