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鼻烟壶在明朝由意大利传入中国,由雍正帝命名

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有这样一个段落,说的是晴雯感冒中替闯祸胚宝玉连夜缝补雀金裘,于是发展成了重感冒。这时候,按照剧情设定,太医的药方和多喝热水就要不管用了。于是,宝玉便命丫鬟拿出了鼻烟,给了晴雯一剂痛快的偏方。

《红楼梦》的创作时代正是鼻烟盛行之时,中间还经历了雍正帝为鼻烟取名之事。在鼻烟初来中国时,有音译名“士拿乎”、“士那富”、“西腊”、“布露辉卢”、“科伦士拿乎”等。雍正帝觉得反正得用鼻子吸,那就给它起个言简意赅的中文名,便于日常称呼。于是“士拿乎”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鼻烟。

没有几个上等的鼻烟壶傍身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应酬

鼻烟,是用香味较好的烟叶,晒干后加入药材或香料并研磨成粉,装入密封容器,经一定时间的发酵与陈化后,用来吸闻的。最早是,1503年西班牙修道士在北美洲发现的,随后,吸闻鼻烟的风潮席卷了欧洲各国的皇宫贵族,在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由意大利传入中国。

早期的鼻烟均从国外进口,奇货可居,只在皇亲国戚间流传。后来攻克制作技术后,鼻烟在清中晚期普及于民间。当吸闻鼻烟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达官贵人们的虚荣心又开始作祟:同样是吸鼻烟,怎样才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辨识出自己卓尔不群的地位,看起来又低调又奢靡呢?

就这样,鼻烟壶的工艺大爆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开始。这小小的玩意儿,握在手中不过一掌,却用到了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还运用了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诸多技法。

在清朝,一个精美的鼻烟壶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可以成为打通读书人仕途的敲门砖,送亲戚朋友有面子,送老师领导有分量。在家赏玩,出门攀比,没有几个上等的鼻烟壶傍身,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应酬。

时至今日,吸闻鼻烟的习惯逐渐在历史中沉淀下来,可鼻烟壶依旧是收藏爱好者们的心头好,附带其本身的艺术、文化、历史价值,更是很有说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会想到,它也曾经是抗疫神品!
西洋之物—鼻烟壶
(38)堆塑鼻烟壶
什么样的鼻烟壶才值钱?
中国独特古董艺术品 -- 鼻烟壶
珍宝级的珊瑚小瓶瓶,看看都是享受,皇帝也曾爱不释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