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甲秀楼图景怀笔
文/焱鑫晗旭
大厦琳琅耸碧霄,亭台楼阁水中飘。
波光滟滟秋风老,柳色青青红叶烧。
渣浪浊流今不见,蓬蒿朽木昨烟消。
清流源远林城绕,两岸歌声过小桥。
七夕甲秀楼雅集赋
作者 : 冯 尧
赋依《词林正韵》
乾殊侯变,岁转时移。适逢乞巧佳节,乃赴于甲秀楼也⑴。此固黔中丽景,城下瑰奇。环山以亭阁错落,接水有林木参差。皓旰瑶阶,杂卉更添姿色;迤涎芳径,拂手即缀翠微。庭清而草木蓊郁,楼雅而雕饰容辉。篁竹听风,自得管弦之乐;芭蕉催雨,况悟浮生之机。名为前人居所,是谓逸士瑶池。桂发秋月,荷香夏槐。若其登楼览胜,骋墨凝思。花间木落,柳下风回。胜地难逢,何辞乎同袍之会;尘心当许,纵情于楼殿之帷。
既而八方豪客,同聚佳园。携侣赴宾,并襄楼前盛宴;献艺呈雅,相逐指下清欢。适有并蒂丽人,共结百年之好;连理贞志,合宣万代之安⑵。互施仪礼,交饮玉泉⑶。月下安无神侣,花间自有良缘。成香阁之雅怀,泼茶赌句;造高台之仙逸,弄玉乘鸾⑷。于是奏雅乐,舞懿媛。发簪云鬓饰坠,额点寿阳妆颜⑸。袅袅然广袖翻拂,缀合莲步之轶态;楚楚兮纤腰阿那,掩映玉面之娇妍。亦既投壶试艺,揖礼问贤。规矩昭明,跨步五六之外;胜负奔竞,决厘一二之间。琳琅响佩,燠敷弹冠。落落哉君子骨魄,洒洒于箭羽琼筵。
况乃逸士骋英,佳人乞巧。持针引线,争赴分秒之能;屏息会神,可谓胜负之要。玉指若拈荷骨,容色丽康;金睛如凝璧人,情思娇俏。夫其志士拜魁,文章载道⑹。话古谈今,畅怀舒笑。阮仲容仿晒衣之风,徐婕妤献雕藕之妙⑺。逮于廊苑猜灯,书生开窍。逸兴腾骧,壮思揭奥。释嬿婉于青春,品群芳之艳耀。复而同袍展艺,捻丝以流泉,滑音于幽杳。奏激越之楚声,拨慷慨之羽调。雅和《桑林》之舞,玉腰婆娑;情注《经首》之音,柔指飘渺⑻。淑气氤氲,仙韵窈窕。既见情态和谐,犹感舞音并曜。
兼以游园寻胜,撷草踏滨。晴岚以笼花蔓,倩影并入波纹。雕瑰亭幽,风清而意畅;花舒苑朗,魂醉于芳欣。樛木低而荟蔚,绿茵茂而纷纭。若其依台临水,凝目含颦。素袖绰约,恍若云中仙子;青衫儒雅,自是柳下佳人⑼。温风翻而纤袂起,淥水清而丽影匀。翠竹陆离,猗猗乎玉人体态;青丝修美,旆旆哉逸客真身。
咸使清雅汉服,纷缊街市。掇来梅骨烟霞,点染襦裙衫袂。侧帽神韵,漫舞南明湖前;阮籍风流,清歌翠微园内⑽。然则兴礼仪之大,弘服章之美,表其形而达于意也。故冠乞巧踏芳之名,以申思古革新之义。扬民族之渊源,承礼仪之风雅,至长街兮岂无衣,吾将上下而求索,赴我先驱之力,使民逐本归真,此皆终不远也,同袍共兴哉!
注释 :
⑴甲秀楼 :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始筑于明朝,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丁酉七夕,贵阳附近汉服同袍集游于此。
⑵“并蒂”句 : 指此日恰有两同袍举行汉婚。
⑶玉泉 : 指酒。苏轼《岁暮作和张常侍》:“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何事陶彭泽,乏酒每形言。”
⑷泼茶赌句 : 形容夫妻之间之间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
弄玉乘鸾 : 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局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
⑸寿阳妆颜 : 亦称梅花妆。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来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粘在公主的额上,而且怎么都揭不下来。三天之后,梅花被清洗了下来,但公主额上却留下了五个花瓣的印记。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争相效仿,且一直流传至今。
⑹志士拜魁 : 拜魁星是古老的中国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中国民间谓“魁星主文事”
⑺“阮仲容”句 : 指阮咸趣事。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字仲容)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徐婕妤”句 : 指七夕雅事。相传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⑻桑林、经首 :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借以形容舞姿飘逸,曲调优美。
⑼“青衫”句 : 引自作者《汉服赋》。
⑽侧貌神韵 : 指风姿俊逸,风流自赏。北周美男子独孤信长得很帅,所以常有人以他为模仿的对象,堪称当代时尚。某天,他出城打猎,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他要赶在宵禁之前奔回家,由于马骑太快了,头上的帽子被吹歪了,也来不及扶正。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个样子,大感惊艳,觉得他看起来非常潇洒了。第二天起,满街都是模仿独孤信侧帽的男人。
阮籍风流 : 形容不拘小节,潇洒自在。历代文客最为洒脱的要数魏晋士人,提魏晋士人总绕不过风骨飒然的竹林七贤,而竹林七贤中能称得上真风流者当首推阮籍。
甲秀楼赋
作者: 洪文贵
贵阳名片,属甲秀楼,始建于明,终定今朝。
历经修葺,屹立不倒,名实相符,堪称甲楼。
三层三檐,构造独特,历代建筑,独一无二。
楼建河畔,美仑美奂,有浮玉桥,贯通两岸。
南明河水,清波微漾,悠悠流过,汇为碧潭。
碧潭两侧,杨柳依依,百年杨柳,干粗叶细。
夜幕降临,游人汇集,拍照拥挤,不肯离去。
华灯初上,无比璀灿,沿江两岸,如梦如幻。
登上楼台,极目远眺,周边景致,果真妖娆。
沿着河堤,款步轻移,唯恐惊扰,甲秀楼底。
底下阔地,有两男儿,怀抱吉他,唱着情歌。
趋步上前,倾听围观,当你老了,热泪盈眶。
歌声悠扬,听歌者众,不时有人,将钱上奉。
听罢多曲,重走河堤,同伴数人,满心欢喜。
看看时间,已经很晚,不敢耽误,往住处赶。
回到住处,细细回想,脑中全是,甲楼秀影。
黔甲秀楼,果不其然,名楼美名,天下传扬。
七律·重登甲秀楼
青莲溢水射鳌头,玉带横桥钓彩楼。
柳絮凄迷生暖色,阁身迢递挽寒流。
文章浸染乾坤月,翰墨施泽百姓舟。
画角烟云一任扫,千秋荡漾水悠悠。
醉蓬莱·颂金沙回沙酒
问人间雅兴,魏晋刘伶,惯称诗酒。今世回沙,酱香竹林叟。醉倒东篱,李白拂袖,采赋三百斗。皎皎无尘,光光似月,涓涓惹口。
两次投锅,七番接液,发酵八轮,九回蒸煮。巷子虽深,海内家家有。莫留空杯,且放浓饮,拟把疏狂走。太平华夏,金沙呈酿,千秋醇厚。
调笑令·老城
美丽,美丽,旧貌新颜是地。钟山水秀山灵,记忆犹当老城。城老,城老,历史从来未了。
望明河.登甲秀楼
(词林正韵)
飞甍画角,挂山外夕阳,流霞残缕。碧水悠悠,绕砥柱石栏,绮窗烟屿。一桥横波卧,霭烟里、依稀如龙俯。醉潭景、鸥动星摇撼月,耀金汀渚。
登高晚空明煦。望墟旷远郭,南明河浦。隐隐归帆,现野火几堆,踩蹚笙舞。太平多欢乐,想盛世、农家皆丰裕。蓦回首、辉烁霓虹,遍地玉楼琼宇。
七绝·咏荷
菩萨浴体露红装,绿上尖额绽艳芳。
最爱丝连头也并,双双竟放水中央。
七律.甲秀楼
瞑昏信步赏黔州,璀璨无加甲秀楼。
山水凭栏同丽色,霓虹放目赛缤绸。
南明河历三千载,来凤阁经四百秋。
静夜独思心对月,流连美景任夷犹。
甲秀楼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甲秀楼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
甲秀楼最有特色的是她美丽的夜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甲秀楼在闪烁的霓虹灯的映照下流光溢彩、璀璨如画。金碧辉煌的甲秀楼倒映在南明河中,犹如一幅绝美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江东之(?-1599年),字长信,安徽歙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御史,因向万历帝检举大太监冯保、徐爵违纪,受到万历皇帝赏识,后起用为邓州知州,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升任贵州巡抚,在黔任职期间一是购置官田,积资济贫,助寒士“锐意向学”;二是取“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寓,修建了甲秀楼,获“抚者必以东之为首”之美誉。
相关诗词
吴达善《壬午仲春登甲秀楼》
为寻胜地一登楼,四面云山尽入眸。
多少春光题不出,栁烟轻宕小桥头。
鄂尔泰《登甲秀楼》
炊烟卓午散青丝,十万人家饭熟时。
闻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
刘韫(蕴)良《甲秀楼长联》
上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下联: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咏贵阳甲秀楼诗三首(并序)
贵阳甲秀楼乃贵阳地标式建筑,我称之为贵阳市市徽。甲秀楼始建于公元1598年(明代万历年间),巡抚江东之建。是历代诗人画家创作的重要题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名作和画作。我虽不是诗人,但出于热爱贵州和第二故乡贵阳,加之对文物古迹的喜好,也曾写过几首赞颂甲秀楼的诗。录之于后,与博友分享。
一、咏甲秀楼照
一九九三年九月九日
秀甲黔中第一楼,独撑天宇五百秋。
山环水抱钟灵气,地灵人杰占鳌头。
二、登甲秀楼
一九九三年
乘兴登上甲秀楼,
十里山城眼底收。
广厦连云拔地起,
通衢开辟连五州。
三、咏甲秀楼翠微园
一九九三年
从前年起,市人民政府笔巨款修复观音寺、拱南大殿及翠微阁,今岁完工,名之曰“翠微园,甲秀楼景区又添一景”。
锦上添花翠微园,
雄视南明十里天
秀楼高标撑天宇,
喜见旧貌换新颜。
七夕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巧篇——甲秀楼
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甲贵阳,黔灵园灵黔境
行走丨寻找甲秀楼
贵州甲秀楼及其长联赏析
推荐 甲秀楼-清代贵阳八景之一,被称为“鳌矾浮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