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听琴图》似听无弦一弄中
 

 
 

宋徽宗《听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幅北宋名画《听琴图》画中有四个人,位于画面北部一位身着道袍、头带小冠人正在低首抚琴,其前方两位身穿红绿官袍的官员相对而坐,一名童子侍立于绿袍者的右侧。画面的下方绘有一奇石,石上放置了插有折枝花卉的铜鬲;在画面主人公弹琴者的右侧有一香案,袅袅香烟飘出熏炉;他的身后一棵高耸的松树,树旁有娟娟翠竹;从红袍官员手持团扇及竹树茂盛画面,可以判断所描述的应是夏季画上右上方有瘦金书“听琴图”三字标题,上方正中是蔡京题诗

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蔡京诗中的“灶下桐”典出《后汉书·蔡邕传》,“焦尾琴”的故事:“擅长古琴的蔡邕有一次听见灶下烧桐的声音,即知该桐木为绝佳琴材,以余木制成一琴,因尾部有火烧痕迹,名为‘焦尾琴’。”“无弦”出自东晋陶渊明的故事:每次喝醉酒之后,陶渊明便会抚无弦琴为乐,象征了陶渊明超凡脱俗的心胸,领会了音乐的本质,不为乐器形制所限。

这幅画人物的形貌举止逼真传神,背景描绘也极有情趣。由于作者高超的才艺,似乎可以从人物情态、松风竹韵和袅袅轻烟中,听到悠扬的琴声弹琴者和听琴者共赏之,达到了共鸣的境界。

 


《听琴图》是一幅宋徽宗时期的作品,就画风判断亦无疑问。此作究竟是御笔还是出自其他画家之手。稚柳先生和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图应为“院画”。

有人说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宋徽宗与二位官员共聆乐声,十分和谐的氛围。抚琴的人是不是宋徽宗?清代胡敬的《西清札记》认为是。此说法是观察、比对宫中徽宗画像所得。徐邦达在他《徽宗赵佶》中认为:“《听琴图》成画于宣和年间,画中徽宗的形象较年长,是正常现象。”

有人认为,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自画像,听琴者中,身着红袍者便是宰相蔡京,青袍者为宦官童贯。据《宋史·舆服志》记载,红色是四、五品官员服色,绿色为六、七品官员服色,与蔡京童贯身份并不相符

还有人认为:蔡京所言吟徵调商”不确,在元朝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里说的“商调凄怆怨慕”而表达羽音的黄钟宫恰是“黄钟宫富贵缠绵”似乎与画中神态相合莫非蔡京本不通音律?画师也是照猫画虎,判断是伪作。

《听琴图》还有另外的版本,弹琴者乃是一女子;听琴者是宋徽宗爱臣黄裳。从中又敷衍出一段传说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琴图》弹琴者乱考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与他的书画艺术
《听琴图》和《千里江山图》暗藏的大宋王安石改革往事
蔡京题诗的宋徽宗《听琴图》浅观
宋 赵佶 《听琴图》
学术| 中国画中“女性与古琴”形象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