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律-无字碑



七律-无字碑(首句和末句对换,那首好一点点?)  


千年声誉尚纵横,  功过于今说不清。
只许帝王兴选美,何讥武媚暗偷情?
虽生作女谁能比?敢叫称臣心畏惊。
无字之碑高耸立,是非再让后人评。
---繁芽于2014-4-26

是非留与后人评,功过于今说不清。
只许帝王兴选美,何讥武媚暗偷情?
虽生作女谁能比?敢让称臣心畏惊。
无字之碑高耸立,千年声誉尚纵横!


敢违天下做女皇,
威名远震定四方。
敢问生前功与过,
无字碑下后人彰。


对联:
政绩翡然,雄才大略,一世女皇,中国青史永流芳;
人才涌现,国泰民安,武周之治,唐朝国运正当红。
(原创)支持者:朝臣,以丞相狄仁杰为代表,另外,逐步强大的武家后戚势力对武则天也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反对他的如李氏王室势力,受先皇厚待的将军大臣,等等

给武则天的无字碑题词
    乾陵“无字碑”,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它与西侧唐高宗的述圣纪碑相对应。历代对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有不同的说法,或许较为合理的解释是,这“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因为她临终前已经历了被逼退位,早已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的风风雨雨……

    但是现在的无字碑上却有密密麻麻的字迹,这又是为什么呢?
 无字碑当初确实没有刻字。如今我们看到的字是宋以后的游人刻上去的。据统计,从宋到明,共有39人刻了42节文字,正面32节,背面10节,其内容除了金朝人关于修复乾陵的一节外,其余皆为历代官宦游乾陵的记游文字和历代文人写的吊古抒怀诗词。
    乾陵无字碑题词最早为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谷正叔题的记游文字,原文是:“开封王谷正叔,按行边部南还京兆,道经奉天,同邑尉李定应之恭拜乾陵时,男仅从行。崇宁癸末季冬初八日题。”
    类似题词还有五段,均为宋人所刻。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三月,宋京还题有一首五言律诗:
                          千山头角缩,万木爪牙深。
                          有客能占气,无人解摸金。
                          难名帝尧德,易卜汉文心。
                          慷慨松风外,停车聊一吟。
    金朝时期,从天会年间(公元1134年)到正大元年(公元1224)共有四段题词。其中最重要的就数下文要介绍的都统经略郎君主持修复乾陵的那段文字了。
    明代题词、题诗数量最多,内容也不仅仅限于拜谒、凭吊、记游,还有许多至今读来依然不乏真知灼见和艺术魅力的咏古抒怀诗词。如明嘉靖年(公元1525年)进士王尚炯送杨遂阉还朝过乾陵时所作的一首词:
                无字碑,谁立竖?李兮唐,周兮武。
                千秋冤结一抔土,唐家余子不足数,于阗此意晦终古。
    这首词嘲弄了太宗以后唐代诸帝的昏庸无能:又透露出了作者对无字碑石料来于何处的猜想。
    无字碑正面约两米处,有明嘉靖年(公元1527年)丁亥二月四日四山题的一首诗:
                       突突孤孤插太清,行人遥指是乾陵。
                       则天虐炎今何在?殿台焚烧石兽崩,
                       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
                       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可惜这段文字隽秀、内容深刻的题诗前些年几乎被密密麻麻的现代游人题的“到此一游”之类字迹所湮没覆盖,实在有碍观瞻,有关部门不得不铲除磨掉了!
    巍巍无字碑上,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杨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也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武则天这位祖籍山西文水,生于四川利州(今广元市),并在利州度过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本名不详,14岁入后宫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赐名媚,人称“武媚娘”。太宗死后,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封存为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多次周旋于后宫,年纪26岁。武则天善谋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富有才气。27岁才产下长女,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把女儿给送走了,书里的原话是“送到日本”。高宗大怒,于是把王皇后贬为庶人。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与高宗并称“天皇”“天后”。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嗣圣元年(684年),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上尊号“圣神皇帝”。
  当朝期间,贬逐老臣,任用酷吏,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经济上采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因此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呈现政绩辉煌,国威大振。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 、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去世,谥大圣则天皇帝。
  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亚圣皇后”等。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
  公元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皇太后”。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武则天死后,立“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武则天的亲信:多数是武家族的人和相关人士提拔的,例如袁公瑜、崔义玄、王德俭等人。 反对武则天的:昔日的元老集团,以长孙、韩、柳这些隋唐两代的高门望族为代表的传统势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迷踪帝陵:武则天的“无字碑”竟然有字!(图)
风光一辈子的武则天为什么临终要立无字碑
《推背图》与历史三: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无字碑
乾陵的述圣碑与无字碑
无字碑歌(电视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