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竹培育技术分享

人工培育方竹,是指天然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人工矫形培育,生长成为新颖的竹子品种。这种产品的开发,可使我国的竹子商品更丰富多彩。

1.选笋。在冬季必须对竹林松土追肥,以保证笋的肥壮和春季发笋成竹时养分充足,选笋时要择生长快,笋体均匀圆直的作培植株,选笋时要求外体大小一致(围径28~30厘米) ,便于用模具框夹和使产品规格一致。

2. 制模。圆笋成方竹必须依靠模具的强制力,所以,模具的设计与制作是成败的关键。模大会使竹不成方,模小则会使竹表面内凹。模具必须在定限度内伸缩,同时保持内框为标准正方形。注意:模具必须分段,每段长度以1米为宜。既可适应竹杆的生长速度,又达到省工省力;模具上边应比下边窄0.7-0.8厘米,因为竹子每高出1米,围径约减小2.5~3.3厘米(指28~ 32围径的竹子) ;模具内框为正方形,每边长以笋的圆周长的1/4为最小极限值,但因为方竹仍为圆角,所以模具的设计实际上每边比最小极限值要稍大。模具的第1段,在下部内边50厘米高度以内应设计为圆形,以便在上模时,使圆笋便于入模成方;模具四周应开凿观察孔,以便定期观察模具内竹子生长及成型情况,从而对模具松紧随时进行调整。

3.夹笋上模。在竹林内选择适宜的位置和间距(每株之间距离在1.5米以上),以便操作和维护及拉吊铁丝扶持模具以防偏倒。在确定的位置范围内选择竹笋。竹笋要求出土面高28~34厘米,因为这时的竹笋围径已基本定型。夹笋上模须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模后,每天需从模具上口及周冒观察竹子生长情况,调整模具松紧并防止模内堵塞积水;当竹笋已从第1断模具出头约5厘米时,则开始上第2段模具,如此继续上2~3段或4段。

4.卸模。当笋子已由模具内伸出并已长到顶点(大约1个半月),即可卸模让竹子自然生长。卸模时由上往下拆模,并防止折伤竹杆。

如需在方竹上人为加工斑竹,则在当年的7~8月对方竹上斑,然后让其生长,使斑痕成为天生自然。上斑时需注意选择晴天,以免雨水淋去药剂而失效。

5.砍伐。方竹在第3度砍伐,这种竹大多做装饰工艺材,而不用作结构材,第3度方竹便于作加工漂白染色处理,而且色泽鲜艳可爱,也可根据用途及需要提前或延迟砍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竹,在红色岩石下苍翠欲滴
【“方竹”童谣】第9期║宝贝竹子
这几种竹子你不在院里种几颗?
竹子盆景
中国竹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方案
四川农经网-园林观赏竹子栽培技术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