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工商大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审美情趣、团队精神、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建立符合浙商大特点、具有“大商科”特色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

二、主要内容
1
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组织机构

(1)成立“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系统谋划设计和建设规划。

(2)成立“通识教育中心”,负责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及管理。

2
调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

      现有的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分为普通共同课(思政、英语等)、学科共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通识课和任意选修课。其中通识课8学分,要求在一、二年级选修;任意选修课8学分,分甲、乙、丙、丁四类,且每类有学分要求,在三、四年级选修。为了突出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体现出通识课程的内涵,把“通识课和任意选修课”合并为“通识选修课”,学分为12学分,原则上在一、二、三年级选修。同时,把任意选修课作为专业补充或个人兴趣爱好而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可在全校开课的课程中选择,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的学分为4学分。

3
优化通识选修课程体系

        现有通识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科学”五个模块。为了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突出“大商科”的人才培养特色,把通识选修课程分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文化、经济?管理?法律、写作?认知?表达、自然?工程?技术、创新?创意?创业”六个模块。其中,文科类学生需选修“自然?工程?技术”模块学分、理工类学生需选修 “文学?历史?哲学”类学分,非经管法类学生需选修“经济?管理?法律”类学分,具体各模块的学分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具体确定。

4
建设一批精品通识选修课程

        

为了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和优质通识课程的受益面,体现优质优酬,5年内建设40门左右的具有浙商大特色的精品通识选修课程。学校将采取遴选立项、期满验收、定期复评、不断更新的方法对优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予以重点建设。立项课程来源,一是从现有的通识选修课中精选符合要求的课程;二是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本校特色设计新的课程。所有课程面向全校招标并组织专家评审筛选,并根据教学需要和检查评估的情况,滚动发展,实行淘汰制。


       对于通过立项的课程, 实行1年建设期,学校将给予每门2万元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网络教学资源、教材等方面的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批体现商大特色的精品通识教材。课程建设完成后,可申请期满验收,对验收通过者,授予校级精品通识选修课程。对于校级精品通识选修课程,课时费上浮50%。


5
开设通识教育讲座课程

        

通识教育讲座课程是指围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开设的由同一系列讲座组成的通识教育短课程。由通识课程中心聘任国内外在业界和学术上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开设系列讲座,要求有明确的课程类别归属和系列专题讲座名称。


        每门通识教育系列讲座课程配备教学助理1人,负责该课程管理工作,包括讲座的宣传、主讲教师的接待、讲座主持和总结、会场管理及成绩考核等。课程教学助理的课酬按一般通识课程的报酬计算。

        学生听同一系列讲座次数达到5次及以上后,向该课课程教学助理递交考核作业,经评定合格后,可取得1学分。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6
建立通识课程的准入、评价和退出制度

       为保证通识课的教学质量,建立严格的新开课程审核机制,主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除外)。做好通识课的教学效果评价工作,通识课的评价采用学生评价为主,同时结合教学督导、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的听课情况。对于教学效果好,课堂教学评估分列全校通识选修课前15%的课程,课时费上浮20%;列前16-30%的课程,课时费上浮10%(已上浮课时费的精品通识课除外)。对于教学效果差的通识课程,给予限期改进或暂停开设的处理。

7
加强通识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鼓励通识选修课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或“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方式,要求讨论课每学分不少于3课时;“翻转课堂”方式,讨论课每学分不少于9课时。讨论课学生人数不超过35人,由主讲教师或助教组织讨论。改变现有采取课程小论文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丰富考核方式,突出课堂互动、课堂讨论、课后学习、合作学习的成绩评定。

8
设立通识课程助教制度

        通识课程的助教由参加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教师或成绩优异、思想端正并选修过相关课程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他们接受主讲教师的指导,在主讲教师的安排下随堂听课、协助教学管理、对学生进行辅导与指导、批改作业、协助组织实践活动,并组织讨论等等。具体可由任课老师提出申请并制订助教计划。学生的助教费用从学校相关经费中支出,教师的助教费由学校根据承担的实际教学工作量计酬。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课程原则上不配备助教。

9
引进校外优质通识课资源

        根据通识教育的需要,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引入其它高校或社会上的各种优质通识课课程资源,包括MOOC课程、国内外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以及其它商业化课程资源等。该类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本校教师负责实施

10
加强通识课师资培训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通识课师资培训工作,通过外出进修,校内研讨、观摩等活动,增强教师对通识课理念的认识和特点的把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课堂该如何消灭“水课”
它越不被重视,如今的大学就越可悲
“素质学分制”的构想、实践及探讨
网络教育:困局与出路 王竹立
“酱油课”与大学精神相悖
浙江中职课改方案:弹性学制可延迟或提前毕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